拼音: bái wū zhī shì怎么读
注音: ㄅㄞˊ ㄨ ㄓ ㄕˋ
感情 中性
指贫寒的士人。 复制
出处:汉・王充《论衡・语增》:“周公执贽下白屋之士。”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贫寒的士人。
例子:是所工也多,故传书甚少;其转徙也艰,故受毁甚易;其为费也不资,故白屋之士不能得书者甚众。严复《论八股存亡之关系》
①.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 如: 白色。白米。
②. 明亮。 如: 白昼。白日做梦。
③. 清楚。 如: 明白。不白之冤。
④. 纯洁。 如: 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⑤.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 如: 空白。白卷。
⑥.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 如: 白忙。白说。
⑦. 没有付出代价的。 如: 白吃白喝。
⑧. 陈述。 如: 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
⑨. 与文言相对。 如: 白话文。
⑩. 告语。 如: 告白(对公众的通知)。
⑪. 丧事。 如: 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
⑫. 把字写错或读错。 如: 白字(别字)。
⑬. 政治上反动的。 如: 白匪。白军。
⑭.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 如: 白族。白剧。
⑮. 姓。
①. 房,房间。 如: 屋子。屋宇。房屋。
②. 家。 如: “吴中过客莫思家,江南画船如屋里。”
③. 车盖,覆盖物。 如: 黄屋(古代帝王所乘车上以黄缯为里的车盖,亦指帝王车)。屋社(王朝倾覆的代称)。
④. 古代井田的区划,一屋合三百亩。
①.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如: 赤子之心。
②.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如: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③.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如: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⑤. 代词,这,那。 如: “之二虫,又何知”。
⑥. 虚用,无所指。 如: 久而久之。
⑦. 往,到。 如: “吾欲之南海”。
①.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 如: 士族。士大夫。
②. 旧时指读书人。 如: 士子。士民。学士。
③.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 如: 士女。
④. 对人的美称。 如: 志士。烈士。女士。
⑤.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
⑥. 称某些专业人员。 如: 医士。护士。
⑦.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