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n jīng dǎn zhàn

心惊胆战

拼音 xīn jīng dǎn zhàn怎么读

注音 ㄒㄧㄣ ㄐㄧㄥ ㄉㄢˇ ㄓㄢˋ

繁体 心驚膽戰

感情 中性

近义词 六神无主心惊肉跳心惊胆寒不寒而栗毛骨悚然魂不附体魂飞魄散提心吊胆

反义词 神色自若泰然自若坦然自若

心惊胆战的意思

形容内心极度惊惧恐慌。战:发抖。

出处元・无名氏《萨真人夜断碧桃花》第三折:“一个个气昂昂性儿不善,他每都叫吼捋袖揎拳,走的我腿又酸又软,不由我不心惊胆战。”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极度惊惧恐慌。

例子向下望去,深不见底,真是万丈深渊,叫人见了心惊胆战

正音“战”,读作“zhàn”,不能读作“zàn”。

辨形“惊”,不能写作“京”。

辨析心惊胆战”和“提心吊担”都可以形容担心、害怕。但“心惊胆战”偏重在形容害怕;“提心吊胆”偏重在担心;有时偏重在害怕;当它偏重在害怕时;跟“心惊胆战”相通。

歇后语 大雪天过独木桥 —— 心惊胆战

谜语 大雪天过独木桥 (谜底:心惊胆战)

心惊胆战的详细解释

【释义】

形容十分惊慌害怕。语本敦煌变文《维摩诘经讲经文》。

【典源】

敦煌变文《维摩诘经讲经文》(据《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引)

维摩发笼离垢之缯,手柱(拄)弱梨之仗(杖),谓我言道:“弥勒:汝久居圣位,已出烦(樊)笼,三僧祇劫修行,百万生中精进。福惠具足,种性尊高,六度已圆,十身备历。所以世尊授仁者记,一生成佛。未委三生之中,何生得记,过去未来现在?若言过去,过去已灭;若言未来,未来未至;若言现在,现在不住。况生住异灭,念念迁移,云何弥勒得授记乎?又莫是无生得受记也?若是无生得受记者,如无有生;若以如灭得受记者,如无有灭。真如不属生灭,无去无来。又一切众生,皆有真如。若弥勒得授记者,一切众生,亦合得记。若过去得菩提,即是菩提无住相。若未来得菩提,未来之事有何凭,现在推穷又是无。”……弥勒告世尊:“世尊,维摩居士说尔许多来由,我于当日都无[1](祗)对。会中有二百天人,闻居士谈扬,尽怀欢喜之心,皆获无生法忍。唯增惭[2](赧),尚自忧惶,闻说便瞻(胆)战心惊,岂得交吾曹为使,伏乞世尊,特开惠镜,[3]卑情,会中菩萨极多,且望慈悲别请。”

注解

[1]:同“祗”,恭敬的。

[2]:同“赧”,害羞惭愧而脸红。

[3]朗鉴:明镜。

【典故】

“心惊胆战”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十分惊慌害怕,典源出自〈维摩诘经讲经文〉。其中有一段叙述维摩诘假称身患疾病,藉著众人来探视他时,得以教化众生。释迦世尊也派他的弟子前去探视,但是大家都因为维摩诘的辩才太了得,没有人想要代表去探视。于是世尊要弥勒菩萨去探视维摩诘,弥勒菩萨回答世尊说:“世尊,我恐怕也不能胜任。因为我曾在兜率天宫为兜率天王及其眷属说修习到得不退转法时,维摩居士的对我的一段反论,现场的人听了后,都同时证入无生法忍的境界。当时,我觉得十分惭愧,忧虑惶恐,对自己的不足感到惊慌害怕。我与他的境界实在是差太远了,所以恐怕没有办法代表大家去探视维摩居士,希望世尊能够改派别人去。”原文的“胆战心惊”就是用来形容十分惊慌害怕。后来“心惊胆战”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十分惊慌害怕。如《西游记》第一○回:“龙王见说,心惊胆战,毛骨悚然。”

【书证】

  • 01.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三折:“生熬的两事家,心惊胆战,力困神乏。”
  • 02.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一折:“我恰便似坠深渊,把不定心惊胆战,有这场死罪愆。”
  • 03.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一个个气昂昂性儿不善,他每都叫吼吼攞袖揎拳,走的我腿又酸脚又软,不由我不心惊胆战。”
  • 04.《西游记》第一○回:“龙王见说,心惊胆战,毛骨悚然。”
  • 05.《精忠岳传》第四三回:“兀术三人,听得战鼓齐鸣,心惊胆战。”

【用法】

语义形容十分惊慌害怕。

类别用在“惊惧恐慌”的表述上。

例句

金兵一听到领军的人是岳飞,就心惊胆战,望风而逃。

老李因为挪用公款怕被公司查觉,整日心惊胆战,睡不安枕。

有惧高症的她,只要到稍微高一点的地方,就会感到心惊胆战

虽然表演走钢索的不是自己,但仍不免觉得心惊胆战,替他捏一把冷汗。

上到了吊桥,看到脚下深不见底的山谷,我不由自主地心惊胆战,感到脚软。

心惊胆战的翻译

  1. be deeply alarmed
  2. 恐(おそ)れおののく
  3. приводить в трепет
  4. saisi d'effroi(frappé d'épouvante)

心惊胆战成语接龙

“战”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战无不胜
  • 胜任愉快
  • 快马加鞭
  • 鞭长莫及
  • 及时行乐
  • 乐不思蜀
  • 蜀犬吠日
  • 日月如梭
  • 梭天摸地
  • 地大物博
  • 博古通今
  • 今非昔比
  • 比比皆是
  • 是古非今
  • 今是昨非
  • 非驴非马
  • 马首是瞻
  • 瞻前顾后
  • 后来居上
  • 上行下效
  • 效犬马力
  • 力挽狂澜
  • 澜倒波随

心惊胆战成语接龙

“心”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序)

  • 将心比心
  • 虾兵蟹将
  • 水母目虾
  • 跋山涉水
  • 打谩评跋
  • 风吹雨打
  • 满面春风
  • 功德圆满
  • 好大喜功
  • 投其所好
  • 臭味相投
  • 口尚乳臭
  • 良药苦口
  • 丧尽天良
  • 心惊胆丧
  • 漫不经心
  • 天真烂漫
  • 叫苦连天
  • 大呼小叫
  • 贪小失大
  • 羊狠狼贪
  • 顺手牵羊
  • 风调雨顺

心惊胆战字义分解

读音(xīn), 心部,共4画

①.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 如: 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②. 中央,枢纽,主要的。 如: 心腹。中心。

③.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 如: 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读音(jīng), 心部,共11画

①.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 如: 惊车。惊群。马惊车败。

②. 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 如: 惊恐。惊骇。惊愕。惊惶。惊诧。惊遽。惊厥。惊悟。惊心动魄。惊惶失措。惊世骇俗(言行出奇,使世人惊恐)。

③. 震动。 如: 惊动。惊扰。惊堂木。打草惊蛇。

④. 出人意料的。 如: 惊喜。

读音(dǎn), 肉部,共9画

①. 人或某些动物体内器官之一,在肝脏右叶的下部。 如: 胆囊。苦胆。胆固醇。肝胆相照(指对人忠诚,以真心相见)。

②. 不怕凶暴和危险的精神、勇气。 如: 胆量。胆气。壮胆。胆魄。胆大妄为(wéi )。

③. 装在器物内部而中空的东西。 如: 球胆。暖瓶胆。

读音(zhàn), 戈部,共9画

①. 打仗。 如: 战争。战机。战绩。战略。战术。战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②. 泛指争斗,比高下。 如: 论战。争战。

③. 发抖。 如: 战抖。寒战。胆战心惊。

④.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