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相关成语

共 349 个成语_仅随机展示40条

描写论语的成语有【手足无措】【三复斯言】【不得其门而入】【贤贤易色】【匏瓜徒悬】【临危授命】【用舍行藏】【龟玉毁椟】【三思而行】【力不同科】【不知老之将至】【而立之年】【怀宝迷邦】【取义成仁】【大受小知】【朝闻夕死】【一举三反】【弦歌之声】【直谅多闻】【观过知仁】【逝者如斯】【期月有成】【犯上作乱】【赐墙及肩】【及门之士】【不改其乐】【喟然长叹】【言行相副】【子为父隐】【克伐怨欲】【如指诸掌】【众星环极】【恭而有礼】【伯牛之疾】【无所错手足】【适可而止】【乐而不淫】【一以贯之】【节用爱民】【耳顺之年】等。
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

论语相关成语

手足无措

shǒu zú wú cuò

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路》。一般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贬义。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

详细解释

三复斯言

sān fù sī yán

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先进》。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

详细解释

不得其门而入

bù dé qí mén ér rù

找不到大门走不进去。比喻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找不到大门走不进去。比喻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

详细解释

贤贤易色

xián xián yì sè

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学而》。一般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后多指尊重

详细解释

匏瓜徒悬

páo guā tú xuán

比喻有才能的人不为世所用。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阳货》。三国・魏・王粲《登楼赋》: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匏瓜:似葫芦而稍大,成熟后可以做水瓢。比喻有才能的人不为世所用。 复制出

详细解释

临危授命

lín wēi shòu mìng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宪问》。一般作谓语,含褒义。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复制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

详细解释

用舍行藏

yòng shě xíng cáng

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出自春秋・孔子《论语・述而》。一般作谓语、定语,指士大夫的处世态度。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

详细解释

龟玉毁椟

guī yù huǐ dú

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季氏》。一般作谓语、宾语,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

详细解释

三思而行

sān sī ér xíng

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指做事慎重。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一般作谓语、宾语,含褒义。三:再三;表示多次;思:考虑;行:行动。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

详细解释

力不同科

lì bù tóng kē

指人的力量有强弱,不能等同。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八佾》。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同科:同一等级。指人的力量有强弱,不能等同。 复制出处:春秋・孔子《论语・

详细解释

不知老之将至

bù zhī lǎo zhī jiāng zhì

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出自春秋・孔子《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

详细解释

而立之年

ér lì zhī nián

三十岁的代称。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一般作定语、状语,指30岁。三十岁的代称。 复制出处:春秋・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详细解释

怀宝迷邦

huái bǎo mí bāng

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阳货》。一般作谓语。怀宝:具有才德;迷邦:让国家迷乱。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复制出处:春秋・孔子《

详细解释

取义成仁

qǔ yì chéng rén

谓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世。谓为正义而牺牲生命。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详细解释

大受小知

dà shòu xiǎo zhī

形容大材小用。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大受:委以重任,这里指能承担重任的人;小知:让他办不重要的事。形容大材小用。 复制出处

详细解释

朝闻夕死

zhāo wén xī sǐ

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里仁》。一般作谓语,形容对真理的追求迫切。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

详细解释

一举三反

yī jǔ sān fǎn

”后以“一举三反”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出自春秋・孔子《论语・述而》。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以“一举

详细解释

弦歌之声

xián gē zhī shēng

弹琴和唱歌的声音。泛指教学活动。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阳货》。一般作宾语,用于教学。弦歌:弦乐。弹琴和唱歌的声音。泛指教学活动。 复制出处:春秋・孔子《论语・

详细解释

直谅多闻

zhí liàng duō wén

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季氏》。一般作谓语、定语,指有学问的正直人。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复制出

详细解释

观过知仁

guān guò zhī rén

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里仁》。一般作谓语,指从过错看为人。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 复制出处

详细解释

逝者如斯

shì zhě rú sī

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罕》。一般作谓语、定语,指光阴似流水。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复制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子在川上

详细解释

期月有成

jī yuè yǒu chéng

一整月就会有成就。形容治理国家或办某项事情见效迅速。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路》。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期:一整个周期;期月:一整月。一整月就会有成就

详细解释

犯上作乱

fàn shàng zuò luàn

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学而》。一般作谓语、定语,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复制

详细解释

赐墙及肩

cì qiáng jí jiān

比喻才学浅陋。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

详细解释

及门之士

jí mén zhī shì

旧泛指登门求教的弟子。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先进》。《元史・许廉传》:及门之士,著录者千余人。及:到。旧泛指登门求教的弟子。 复制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先进》:“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

详细解释

不改其乐

bù gǎi qí lè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雍也》。一般作谓语,指为人处世。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复制出处:春秋・

详细解释

喟然长叹

kuì rán cháng tàn

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罕》。一般作谓语、状语,用于感怀。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复制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罕》:

详细解释

言行相副

yán xíng xiāng fù

见“言行相符”。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宋・邢昺疏。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见“言行相符”。 复制出处:春秋・孔子《论语・

详细解释

子为父隐

zǐ wéi fù yǐn

儿子帮父亲隐瞒恶迹。这是封建纲常礼教所提倡的。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路》。 汉・桓宽《盐铁论・周秦》:“闻子为父隐,父为子隐,未闻父子之相坐也。”一般作谓语、宾

详细解释

克伐怨欲

kè fá yuàn yù

①指好胜、骄傲、忌刻、贪婪四种恶德。②指关于四种恶德的理论。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宽问》。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①指好胜、骄傲、忌刻、贪婪四种恶德。

详细解释

如指诸掌

rú zhǐ zhū zhǎng

”后用“如指诸掌”比喻对事情非常熟悉了解。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八佾》。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论语八佾》:“或问褅之说。子曰:‘子知也;知其说者之于

详细解释

众星环极

zhòng xīng huán jí

比喻众物围绕一物或众人拥戴一人。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北辰,北极星。共,“拱”的古字,环绕。汉・张衡《西京赋》:“譬如星之环极,叛赫戏以辉煌。”一般

详细解释

恭而有礼

gōng ér yǒu lǐ

恭敬又有礼节。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颜渊》。一般作谓语,指恭敬又有礼节。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复制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

详细解释

伯牛之疾

bó niú zhī jí

伯牛不幸生了癞疮,那里是不治之症。因此用以指人患的不治的恶疾。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伯

详细解释

无所错手足

wú suǒ cuò shǒu zú

不知如何安放手足。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子路》。一般作谓语,指不知如何是好。不知如何安放手足。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 复制出处:春

详细解释

适可而止

shì kě ér zhǐ

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比喻做事恰到好处。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乡党》。宋・朱熹集注:“适可而止,无贪心也。”一般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比

详细解释

乐而不淫

lè ér bù yín

快乐而不放荡。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八佾》。一般作谓语,指表现的情感有节制。快乐而不放荡。 复制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用法

详细解释

一以贯之

yī yǐ guàn zhī

用一种学说贯穿一切事物;也有自始至终贯彻到底的意思。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里仁》。一般作谓语、状语、宾语,含褒义。用一种学说贯穿一切事物;也有自始至终贯彻到

详细解释

节用爱民

jié yòng ài mín

节省开支,爱护百姓。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学而》。一般作谓语、定语,指节省开支,爱护百姓。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复制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

详细解释

耳顺之年

ér shùn zhī nián

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一般作宾语,指60岁。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复制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