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形容天地的广大,后形容恩德极深厚。也比喻事情的艰巨、严重,关系的重大。出自《诗经・小雅・正月》。一般作宾语,比喻事情的艰巨、严重。原形容天地的广大,后形容
详细解释
表示对天发誓,以显示自己可以信赖和一片诚意。出自《诗经・王风・大车》:穀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皎日:白日。表示对天发誓,以显示自己可以信赖和一片诚意。 复制出处:《诗经・
详细解释
情如兄弟。比喻彼此感情好,关系密切。出自《诗经・邶风・谷风》。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比喻彼此感情好。情如兄弟。比喻彼此感情好,关系密切。 复制出处:《诗经
详细解释
鸠性拙不能为巢,或有居鹊之成巢者。”本喻女子出嫁,住在夫家。后以“鹊巢鸠居”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妻室等。出自《诗经・召南・鹊巢》。朱熹集传:“鹊善为巢
详细解释
旧时指女子出嫁时,父母反复叮咛要注意仪容举止。指礼仪非常多。也指夸奖新妇的仪态很美。出自《诗经・豳风・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九、十:虚数,形容多;仪:仪表。旧时
详细解释
比喻无实用。斗、箕皆星宿名,一象斗,一象箕,故以为名。”。出自语出《诗经・小雅・大东》。一般作宾语、定语,指无用的东西。比喻无实用。斗、箕皆星宿名,一象斗,一象
详细解释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出自《诗经・邺风・凯风・序》。一般作谓语、定语,形容已婚女子思外遇。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复制出处:《诗经・邺风・凯风・序》:“卫之
详细解释
指抗拒敌人的进攻。出自《诗经・大雅・绵》。毛传:武臣折冲曰御侮。折冲:指抵御敌人。指抗拒敌人的进攻。 复制出处:《诗经・大雅・绵》:“予曰有御侮。”毛传:武臣折冲曰御侮。例子:乃内之则
详细解释
对故国的怀念。指国破家亡的悲伤。出自《诗经・王风・黍离・序》。一般作宾语,用于感伤等。禾:粟;黍:谷子。对故国的怀念。指国破家亡的悲伤。 复制出处:《诗经・王风・
详细解释
”后因以形容人困苦劳累,负担过重。出自《诗经・周南・汝坟》。毛传:“赪,赤也;鱼劳则尾赤。”朱熹集传:“鲂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一般作谓语、定语,指人辛劳
详细解释
内室的私房话。也指有伤风化的丑话。出自《诗经・鄘风・墙有茨》。《汉书・济川王明传》:“不窥人闺门之私,听闻中冓之言。”一般作主语、宾语,指私房话。中冓:内室。
详细解释
凤凰在早晨的阳光中鸣叫。比喻有高才的人得到发挥的机会。出自《诗经・大雅・卷阿》。一般作谓语,比喻有能力的人得到发挥的机会。朝阳:早晨的太阳。凤凰在早晨的阳光
详细解释
很厚的云层布满天空,预示着大雪即将来临。出自《诗经・小雅・信南山》。一般作谓语、定语,指乌云密布。彤云:彤是红色的意思,有时指红霞;有时指下雪前均匀密布的阴云
详细解释
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出自《诗经・小雅・鼓钟》。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 复制出处:《诗经・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
详细解释
很轻松很容易地举起来。形容做事情毫不费力。出自《诗经・大雅・烝民》。宋・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轻:轻
详细解释
比喻十分困苦。出自《诗经・周南・汝坟》。一般作谓语,指十分困苦。比喻十分困苦。 复制出处:《诗经・周南・汝坟》:“鲂鱼赤尾。”用法:作谓语;指十分困苦。例子:宋
详细解释
指整个天下;遍天下。出自《诗经・小雅・北山》。一般作宾语、定语,指整个天下。指整个天下;遍天下。 复制出处:《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
详细解释
”申,申伯;甫,甫侯,都是周宣王舅父,周朝重臣,相传是古四岳后裔。后以“崧生岳降”称出身高贵的大臣,或喻天赋特异者。出自《诗经・大雅・崧高》。毛传:“山大而高曰崧;岳
详细解释
别人征求自己意见时表示谦虚的说法。出自《诗经・国风・邶风》。一般作谓语,用于自谦。别人征求自己意见时表示谦虚的说法。 复制出处:《诗经・国风・邶风》:“采葑采菲
详细解释
在风雨里飘浮摇荡。比喻动荡不稳或岌岌可危。出自《诗经・豳风・鸱鸮》。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政权等。在风雨里飘浮摇荡。比喻动荡不稳或岌岌可危。 复制出处
详细解释
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出自《诗经・大序》。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批评与自我批评。言者:说话的人。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 复制出处:《诗经・大序》:“言之者无罪,闻
详细解释
指屡加龟卜,致使龟灵厌恶,不再以吉凶告人。比喻很有效的东西,过度使用也会失灵。出自《诗经・小雅・小旻》。一般作定语、分句,指劝诫人。指屡加龟卜,致使龟灵厌恶,不
详细解释
指全中国或全世界。出自《诗经・小雅・北山》。一般作宾语、定语,指全中国或全世界。普天:整个天下;率土:指四海之内。指全中国或全世界。 复制出处:《诗经・小雅・北
详细解释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出自《诗经・阵风・衡门》。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复制出处:《诗经・阵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详细解释
紧紧地把柴草捆扎成捆儿。古代束薪比喻婚姻的结合。出自《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一般作谓语,比喻婚姻的结合。绸缪:紧紧缠绕。紧紧地把柴草捆扎成
详细解释
如同一根连绵不断的藤上结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瓜一样。引用为祝颂子孙昌盛。出自《诗经・大雅・绵》。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祝福等。瓞:小瓜;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如同
详细解释
形容生产废弛,贫无所有。出自语出《诗经・小雅・大东》。郑玄笺:“言其政偏,失砥矢之道也。谭无他货,维丝麻尔,今尽杼柚不作也。”一般作谓语、定语,指社会局面。形
详细解释
不可因葑菲根茎味苦而连叶也不采。原比喻夫妻相处,应发德为重,不可因女子容颜衰退而遗弃。后常用作请人有所采取的谦词。出自《诗经・邶风・谷风》。一般作宾语,常用作
详细解释
像太阳刚刚升起一样。比喻正处于兴盛阶段;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和坚强的生命力。出自《诗经・小雅・天保》。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事物的发展。方:刚刚。像太阳
详细解释
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出自《诗经・郑风・溱洧》。一般作谓语、定语,表示男女相爱。兰:兰花,花味清香;芍: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复制出处:《
详细解释
恳切、耐心地教导(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出自《诗经・大雅・抑》。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恳切、耐心地教导(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 复制出处
详细解释
意思是涉浅水可以撩起衣服;涉深水撩起衣服也没有用,只得连衣服下水。比喻处理问题要因地制宜。出自《诗经・邶风・匏有苦叶》。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厉:连衣涉水;
详细解释
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的声音。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出自《诗经・小雅・白驹》。《庄子・徐无鬼》:闻人足音跫然而喜也。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的声音。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复制出
详细解释
比喻大人物的出生。出自《诗经・大雅・嵩高》。一般作宾语,含褒义。嵩:指嵩山;岳:高大的山;降:降生。比喻大人物的出生。 复制出处:《诗经・大雅・嵩高》:“嵩
详细解释
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出自《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复制出处
详细解释
荼菜虽苦,但是和内心的痛苦相比,觉得就像荠菜一样甜美。出自《诗经・邶风・谷风》。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荠:甜菜。荼菜虽苦,但是和内心的痛苦相比,觉得就
详细解释
”谓一个先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倡,亦作“唱”。②谓鸣声相呼应。出自《诗经・郑风・萚兮》。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互
详细解释
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出自《诗经・周南・桃夭》。一般作谓语、定语,形容女性有德行。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复制出处:《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
详细解释
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出自《诗经・秦风・无衣》。先秦・左丘明《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一般作谓语、分句,含褒义。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
详细解释
比喻贤能之人在野而不能出仕。后也比喻贤能者出仕而谷空。出自《诗经・小雅・白驹》。一般作宾语,指能人不得志。白驹:白色骏马,比喻贤能者。比喻贤能之人在野而不能出仕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