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īn shòu

礼不亲授

拼音 lǐ bù qīn shòu怎么读

注音 ㄌㄧˇ ㄅㄨˋ ㄑㄧㄣ ㄕㄡˋ

繁体 禮不親授

感情 中性

近义词 男女授受不亲

礼不亲授的意思

授:给予。
古代认为男女之间不能亲手相授受。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董祀妻传》:“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封建观念。

礼不亲授的详细解释

【释义】

古礼男女之间不能亲相授受。《后汉书・卷八十四・列女传・董祀妻传》:“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

礼不亲授成语接龙

“授”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授受不亲
  • 亲痛仇快
  • 快马加鞭
  • 鞭长莫及
  • 及时行乐
  • 乐不思蜀
  • 蜀犬吠日
  • 日月如梭
  • 梭天摸地
  • 地大物博
  • 博古通今
  • 今非昔比
  • 比比皆是
  • 是古非今
  • 今是昨非
  • 非驴非马
  • 马首是瞻
  • 瞻前顾后
  • 后来居上
  • 上行下效
  • 效犬马力
  • 力挽狂澜
  • 澜倒波随

礼不亲授成语接龙

“礼”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序)

  • 彬彬有礼
  • 文质彬彬
  • 偃武修文
  • 风行草偃
  • 满面春风
  • 功德圆满
  • 好大喜功
  • 投其所好
  • 臭味相投
  • 口尚乳臭
  • 良药苦口
  • 丧尽天良
  • 心惊胆丧
  • 将心比心
  • 虾兵蟹将
  • 水母目虾
  • 跋山涉水
  • 打谩评跋
  • 风吹雨打
  • 甘拜下风
  • 食不求甘
  • 丰衣足食
  • 羽毛未丰

礼不亲授字义分解

读音(lǐ), 示部,共5画

①.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 如: 婚礼。丧(sāng)礼。典礼。

②.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 如: 礼教(jiào)。礼治。克己复礼。

③.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 如: 礼让。礼遇。礼赞。礼尚往来。先礼后兵。

④.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 如: 礼物。礼金。献礼。

⑤.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

⑥. 姓。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㈠ 不 [ bù ]

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㈡ 不 [ fǒu ]

①.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qīn,qìng), 亠部,共9画

㈠ 亲 [ qīn ]

①.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 如: 亲属。亲人。亲缘。双亲(父母)。亲眷。

②. 婚姻。 如: 亲事。

③.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 如: 亲戚。亲故。亲邻。亲朋。

④.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 如: 乡亲。

⑤. 本身,自己的。 如: 亲睹。亲聆。亲笔。

⑥. 感情好,关系密切。 如: 亲密。相亲。亲睦。亲疏。

⑦.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 如: 亲吻。

㈡ 亲 [ qìng ]

①.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读音(shòu), 手部,共11画

①. 给,与。 如: 授予。授权。授命。授奖。授旗。授衔。授意。

②. 教,传给。 如: 授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