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ún àn

八府巡按

拼音 bā fǔ xún àn怎么读

注音 ㄅㄚ ㄈㄨˇ ㄒㄩㄣˊ ㄢˋ

感情 褒义

八府巡按的意思

巡按之名,起于明代,非固定职官,临时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担任,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八府巡按”常见于戏曲、小说,民间多视为清廉而有权势的大官。

例子你如今是八府巡按,为父的乃是个皂班头,诚恐砧辱于你,这也无妨紧要,待我回得衙去,写个辞条,将这个皂班头辞掉也就是了。名家名剧之《胭脂宝褶》

解释其实八府巡按只是戏曲上的官职,在明朝都察院下倒是有十三省巡按一职全称为巡按御史,正七品,《明史》记载:“北直隶二人,南直隶三人,宣大一人,辽东一人,甘肃一人,十三省各一人。”据《清史稿》记载,清初沿明制,设都察院,下有十五道监察御史。顺治初,又有巡按御史,每省各一人,顺治以后逐渐废除,改为十三科道,而每省中设分巡道一职,即俗称道台,正四品,位知府上,和明朝的巡按有多少相同,但职权大多了。

辨析八府巡按的形象多为正义的,这可以理解为百姓对官吏们公正廉明的一种渴望、期盼有廉明的官员来管一管他们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是百姓希望吏治清明的一种表现。
八府由来
明代很多省份(布政使司辖区),都分八个府。如:
福建:福州、建宁、延平、邵武、兴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
陕西:西安、汉中、凤翔、延安、庆阳、平凉、巩昌、临洮八府
河南:开封、归德、河南、南阳、汝宁、彰德、卫辉、怀庆八府
贵州:程番(贵阳)、都匀、黎平、镇远、思州、铜仁、思南、石阡八府(安顺等府是明末才增加的)
四川:成都、重庆、夔州、保宁、顺庆、叙州、马湖、龙安八府(遵义等府是明末才增加的)
广西:桂林、南宁、柳州、梧州、平乐、庆远、浔州、思恩八府(太平、思明等府是土府)
所以八府巡按就是一个省的巡按的意思。

八府巡按成语接龙

“按”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按图索骥
  • 骥服盐车
  • 车水马龙
  • 龙腾虎跃
  • 跃跃欲试
  • 试才录用
  • 用兵如神
  • 神机妙算
  • 算无遗策
  • 策无遗算
  • 算尽锱铢
  • 铢积寸累
  • 累月经年
  • 年富力强
  • 强弩之末
  • 末大不掉
  • 掉以轻心
  • 心安理得
  • 得不偿失
  • 失魂落魄
  • 魄散魂飞
  • 飞黄腾达
  • 达官显宦

八府巡按成语接龙

“八”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序)

  • 横七竖八
  • 老泪纵横
  • 白头偕老
  • 不分皂白
  • 进可替不
  • 循序渐进
  • 有章可循
  • 应有尽有
  • 有求必应
  • 绝无仅有
  • 坚苦卓绝
  • 脆而不坚
  • 干干脆脆
  • 乳臭未干
  • 孤犊触乳
  • 人单势孤
  • 咄咄逼人
  • 书空咄咄
  • 大书特书
  • 贪小失大
  • 羊狠狼贪
  • 顺手牵羊
  • 风调雨顺

八府巡按字义分解

读音(bā), 八部,共2画

①.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 如: 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读音(fǔ), 广部,共8画

①.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如: 府库。天府。

②. 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 如: 府邸。府第。王府。府上。

③. 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 如: 开封府。府尹。府治。府试。首府。

④. 国家行政机关。 如: 政府。官府。

⑤. 古同“腑”,脏腑。

读音(xún), 辵部,共6画

①. 到各处去,来回走动查看。 如: 巡弋(指舰艇在海上巡逻)。巡游。巡天(指在天空巡游)。巡回。巡抚。巡视。巡幸(古代特指帝王出巡到达某地)。巡逻。

②. 酒席上给全座依次斟酒一遍。 如: 巡杯(主人在宴席上依次向客人劝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读音(àn), 手部,共9画

①. 用手或手指压。 如: 按铃。按键。按钮。按脉。按摩。

②. 止住。 如: 按捺。按耐。按压。

③. 依照。 如: 按照。按理。按例。按说。按质论价。

④. 考查,研求。 如: 按验(审查验证)。按察(稽查审察)。

⑤. (编者、作者等)在正文之外所加的说明或论断。 如: 按语。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