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mò zuò zhī mín怎么读
注音: ㄇㄛˋ ㄗㄨㄛˋ ㄓ ㄇㄧㄣˊ
末作:中国古代以农业为本业,工商各业为末业。指从事农业以外的经营者。 复制
出处:《韩非子・亡征》:耕作之士困,末作之民利者,可亡也。
例子:宋·苏辙《栾城应诏集》卷十:此三者农夫皆兼为之,而游惰~,亦不免于庸调。
①. 尖端,梢。 如: 末梢。末端。秋毫之末(毫毛尖端)。
②. 最后,终了。 如: 末了(liǎo )。末尾。末日。末代。穷途末路。
③.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 如: 末业。末技。舍本逐末。
④. 碎屑。 如: 末子。碎末。
⑤.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 如: 正末。副末。外末。末本(以男角主唱的杂剧)。
①. 起,兴起,现在起。 如: 振作。枪声大作。
②. 从事,做工。 如: 工作。作息。作业。
③. 举行,进行。 如: 作别(分别)。作乱。作案。作战。作报告。
④.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 如: 作恶(è)。作弊。作梗。作祟。作态。作色。作为。作难。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⑤. 当成,充当。 如: 作罢。作保。作伐(做媒人)。作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
⑥. 创造。 如: 创作。写作。作曲。作者。
⑦. 文艺方面的成品。 如: 作品。不朽之作。
⑧. 同“做”。
⑨.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 如: 作坊。
⑩. 从事某种活动。 如: 作揖。作弄。作死。
①.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如: 赤子之心。
②.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如: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③.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如: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⑤. 代词,这,那。 如: “之二虫,又何知”。
⑥. 虚用,无所指。 如: 久而久之。
⑦. 往,到。 如: “吾欲之南海”。
①.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如: 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②. 指人或人群。 如: 居民。民族。
③.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 如: 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④. 某族的人。 如: 汉民。回民。
⑤.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 如: 农民。渔民。
⑥. 非军事的。 如: 民品。民航。
⑦. 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