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的相关成语

共 388 个成语_仅随机展示40条

描写三国志的成语有【犬马之命】【角力中原】【齐整如一】【叠矩重规】【得不补失】【存恤耆老】【相继而至】【倾家竭产】【蓝田生玉】【轻动远举】【因敌取粮】【矫情自饰】【命世之英】【木牛流马】【息鼓偃旗】【惊肉生髀】【求容取媚】【继之以死】【经岁之储】【祸生肘腋】【不急之务】【迷而知反】【高才远识】【七纵七禽】【柔肤弱体】【共为唇齿】【得失相半】【池中之物】【举手可采】【廓开大计】【身无完肤】【遭遇际会】【民殷国富】【悔之无及】【长驱径入】【如鱼得水】【回筹转策】【深自砥砺】【临危不顾】【割据称雄】等。
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

三国志相关成语

犬马之命

quǎn mǎ zhī mìng

对自己生命的谦称。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华歆传》。一般作主语、宾语,指自命。命:生命。对自己生命的谦称。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臣

详细解释

角力中原

jué lì zhōng yuán

在中原角逐、较量。比喻以武力争雄天下。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华覈传》:今当角力中原,以害强弱。角:较量。在中原角逐、较量。比喻以武力争雄天下。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

详细解释

齐整如一

qí zhěng rú yī

非常整齐。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郑浑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秩序等。非常整齐。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郑浑传》:“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

详细解释

叠矩重规

dié jǔ chóng guī

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郤正传》。一般作主语、宾语,指烦琐的

详细解释

得不补失

dé bù bǔ shī

见“得不偿失”。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得失失衡。见“得不偿失”。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权遂征

详细解释

存恤耆老

cún xù qí lǎo

慰问救济年老的人。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吕蒙传》: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恤:救济;存恤:慰问救济;耆:古称六十岁为耆;耆老:指年老的人。慰问

详细解释

相继而至

xiāng jì ér zhì

接连不断地到来。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王平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接连不断地到来。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王平传》:“涪诸军及大将

详细解释

倾家竭产

qīng jiā jié chǎn

用尽全部家产。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董和传》。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指破产。用尽全部家产。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董和传》:“货殖之家,侯

详细解释

蓝田生玉

lán tián shēng yù

旧时比喻贤父生贤子。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蓝田生玉,真不虚也。”一般作宾语,比喻贤父生贤子。旧时比喻贤父生贤

详细解释

轻动远举

qīng dòng yuǎn jǔ

指轻率出兵征讨无方。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方今大军在远,外有强敌,将军为天下之镇也,轻动远举,虽克不武。指轻率出兵征讨无方。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常

详细解释

因敌取粮

yīn dí qǔ liáng

从敌人方面取得粮食等科物资。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昭传》:愿将锐卒虎步江南,因敌取资,事必克捷。因:依靠;粮:粮食。从敌人方面取得粮食等科物资。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

详细解释

矫情自饰

jiǎo qíng zì shì

掩饰真情,自我粉饰。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矫情:掩饰真情。掩饰真情,自我粉饰。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

详细解释

命世之英

mìng shì zhī yīng

原指顺应天命而降世的人才。后多指名望才能为世人所重的杰出人才。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邓芝传》: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世的人才。

详细解释

木牛流马

mù niú liú mǎ

木制的牛马形体、可行走的运输器具。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运输工具。木制的牛马形体、可行走的运输器具。 复制出处:晋・陈

详细解释

息鼓偃旗

xī gǔ yǎn qí

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

详细解释

惊肉生髀

jīng ròu shēng bì

惊叹久处安逸,不能有所作为。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一般作谓语、定语,形容虚度时光。惊叹久处安逸,不能有所作为。

详细解释

求容取媚

qiú róng qǔ mèi

谄媚讨好。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媚:谄媚。谄媚讨好。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旦夕偷幸,求容

详细解释

继之以死

jì zhī yǐ sǐ

不惜一死来把某事继续下去。形容决心很大。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一般作谓语、状语,指决心大。不惜一死来把某事继续下去。形容决心很大。 复制出处:晋・

详细解释

经岁之储

jīng suì zhī chǔ

够一年用的储蓄。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毛玠传》: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岁:一年。够一年用的储蓄。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毛

详细解释

祸生肘腋

huò shēng zhǒu yè

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一般作宾语、定语,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肘腋:胳肢窝。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复制出处:西晋

详细解释

不急之务

bù jí zhī wù

不紧迫的事务。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和传》。一般作主语、宾语,表示无关紧要的事情。务:事务。不紧迫的事务。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和传》:

详细解释

迷而知反

mí ér zhī fǎn

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袁术传》。一般作谓语、宾语,指知错就该。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复制出处:晋

详细解释

高才远识

gāo cái yuǎn shí

才能高超,见识深远。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和洽传》“清醇有鉴识”裴松之注引三国・魏・周斐《汝南先贤传》。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才识等。才能高超,见

详细解释

七纵七禽

qī zòng qī qín

比喻善于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亦作“七纵七擒”。出自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孟获,又七次释放,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详细解释

柔肤弱体

róu fū ruò tǐ

谓柔弱的身体。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朗传》。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人。谓柔弱的身体。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朗传》:“且少小常苦被褥泰

详细解释

共为唇齿

gòng wéi chún chǐ

比喻互相辅助。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邓芝传》。一般作谓语、定语,比喻互相依存。比喻互相辅助。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邓芝传》:“蜀有重险

详细解释

得失相半

dé shī xiāng bàn

指利与弊同时存在,不相上下,基本相等。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全琮传》。一般作谓语,指不相上下。指利与弊同时存在,不相上下,基本相等。 复制出处:晋・陈寿《

详细解释

池中之物

chí zhōng zhī wù

比喻没有远大抱负的人。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一般作宾语,多用于比喻句。池:池塘。比喻没有远大抱负的人。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详细解释

举手可采

jǔ shǒu kě cǎi

一抬手就可以拿到。比喻极容易取得。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许慈传》。一般作谓语、定语,指容易得到。举:抬起;采:摘,拿。一抬手就可以拿到。比喻极容易取得。 复

详细解释

廓开大计

kuò kāi dà jì

阐发远大的谋略。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鲁肃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谋略。廓开:阐述,发挥。阐发远大的谋略。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详细解释

身无完肤

shēn wú wán fū

”后以“身无完肤”指被打得遍体鳞伤。②比喻遭到攻击或破坏后难以自存的局面。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语》。一般作谓语、

详细解释

遭遇际会

zāo yù jì huì

犹言逢遇时机。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犹言逢遇时机。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今吾德至薄也,人至鄙

详细解释

民殷国富

mín yīn guó fù

国家人民殷实富裕。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时局。殷:殷实,富足;阜:丰富。国家人民殷实富裕。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

详细解释

悔之无及

huǐ zhī wú jí

后悔也来不及了。指做事或说话不当;过后才察觉到;但已经无可挽回。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董卓传》。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无及:来不及。后悔也来不及了。指做

详细解释

长驱径入

cháng qū jìng rù

迅速向很远的目的地前进。形容进军迅猛顺利,所向无敌。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徐晃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等。驱:快跑;长驱:策马快跑;径入:直入。

详细解释

如鱼得水

rú yú dé shuǐ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一般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褒义。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

详细解释

回筹转策

huí chóu zhuǎn cè

运筹决策。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裴松之注引三国・魏・管辰《诸葛恪别传》:“[孙权]又问:‘卿何如滕胤?’恪答曰:‘登阶蹑履,臣不如胤,回筹转

详细解释

深自砥砺

shēn zì dǐ lì

自己刻苦地磨练。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贾诩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砥砺:磨刀石,磨练。自己刻苦地磨练。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贾诩传

详细解释

临危不顾

lín wēi bù gù

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留王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十分英勇。临:遇到;危:危险。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复

详细解释

割据称雄

gē jù chēng xióng

以武力割占部分地区,在一国之内形成对抗的局面,以称雄一方。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皓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皓将败,与舅何植书曰:‘昔大皇帝以神武之略,奋三千之卒,割据江南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