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的相关成语

共 388 个成语_仅随机展示40条

描写三国志的成语有【良药苦口】【锋不可当】【布衣蔬食】【名垂后世】【弘毅宽厚】【顾名思义】【旦夕之危】【行师动众】【忠臣义士】【一举两全】【负阻不宾】【祸生肘腋】【万人之敌】【小屈大申】【气涌如山】【起兵动众】【通身是胆】【料远若近】【行军动众】【高世之德】【全福远祸】【长驱径入】【窃幸乘宠】【螽斯之征】【假手于人】【力疾从公】【齐整如一】【经岁之储】【起偃为竖】【饮醇自醉】【赫赫之名】【计穷虑极】【息鼓偃旗】【断头将军】【一苇可航】【身无完肤】【论功行赏】【得不补失】【髀里肉生】【万世师表】等。
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

三国志相关成语

良药苦口

liáng yào kǔ kǒu

有疗效的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劝诫、批评的话;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很有益处。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奋传》。一般作主语、宾语、分句,用于规劝。良:好

详细解释

锋不可当

fēng bù kě dāng

锋芒纯利,没有东西可以承受。形容气势极盛,不可阻挡。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一般作谓语、定语,指气势极盛。锋:锋芒,指刀剑的刃和尖;当:阻挡、承

详细解释

布衣蔬食

bù yī shū shí

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俭朴。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毛玠传》。一般作主语、定语、宾语,形容生活清苦。蔬食:蔬菜和谷类食物。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俭朴。

详细解释

名垂后世

míng chuí hòu shì

好名声流传的后代。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臧洪传》。一般作谓语、定语,指好名声。好名声流传的后代。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臧洪传》:“

详细解释

弘毅宽厚

hóng yì kuān hòu

志向远大而待人宽大厚道。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刘备)传评》。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弘毅:意志坚强,志向远大。志向远大而待人宽大厚道。 复制出

详细解释

顾名思义

gù míng sī yì

看到名称就可联想到它的含义。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昶传》。一般作分句,指看到名称就想到所包含的意义。顾:看;名:指人或事物的称呼;义:意义;含义。看到

详细解释

旦夕之危

dàn xī zhī wěi

形容危险逼近。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孟光传》。一般作宾语,指危险迫在眉睫。旦夕:比喻短时间内。危:危险。形容危险逼近。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

详细解释

行师动众

xíng shī dòng zhòng

谓指挥大军作战。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明帝纪》“癸丑,葬高平陵”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大规模行动。谓指挥大军作战。

详细解释

忠臣义士

zhōng chén yì shì

忠诚而有节操的臣民。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忠诚而有节操的臣民。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

详细解释

一举两全

yī jǔ liǎng quán

谓一举措而能顾全两面。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郭淮传》。一般作定语、宾语,用于处事。谓一举措而能顾全两面。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郭淮传》:

详细解释

负阻不宾

fù zǔ bù bīn

犹言负固不服。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犹言负固不服。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毗佐危国,

详细解释

祸生肘腋

huò shēng zhǒu yè

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一般作宾语、定语,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肘腋:胳肢窝。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复制出处:西晋

详细解释

万人之敌

wàn rén zhī dí

指武艺高强可敌强敌。也指善于统帅军队以抵御强敌。亦作“万人敌”。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关羽等传评》 。一般作宾语,指勇武善战。敌:对抗。指武艺高强可敌强

详细解释

小屈大申

xiǎo qū dà shēn

犹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隙正传》。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犹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

详细解释

气涌如山

qì yǒng rú shān

形容恼怒到极点。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朕年六十,世事难易,靡所不尝,近为鼠子所前却,令人气涌如山。”一般作谓语,

详细解释

起兵动众

qǐ bīng dòng zhòng

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华敷传》。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大规模行动。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

详细解释

通身是胆

tōng shēn shì dǎn

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复制出处:西晋・

详细解释

料远若近

liào yuǎn ruò jìn

预料未来的事态发展就像眼前一样清楚。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昶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有远见。料:揣度。预料未来的事态发展就像眼前一样清楚。 复制

详细解释

行军动众

xíng jūn dòng zhòng

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朗传》。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大规模行动。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

详细解释

高世之德

gāo shì zhī dé

具有超出一般人的德行。形容德行非常高尚。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明公以高士之德,遭阳九之会。高世:超出世人;德:品德。具有超出一般人的德行。形容德行非常高尚。 复制出处

详细解释

全福远祸

quán fú yuǎn huò

旧时做官得意时,为免除官场勾心斗角的祸患而及时引退,以保全既得利益。比喻保全已得的幸福,避开祸患。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桓阶传》:今袁氏反此,而刘牧应之,取祸之道也。明府必欲

详细解释

长驱径入

cháng qū jìng rù

迅速向很远的目的地前进。形容进军迅猛顺利,所向无敌。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徐晃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等。驱:快跑;长驱:策马快跑;径入:直入。

详细解释

窃幸乘宠

qiè xìng chéng chǒng

指窃取和利用皇帝的宠信。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董卓传》:中常侍张让等窃幸乘宠,浊乱海内。指窃取和利用皇帝的宠信。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董卓传》:中常侍张让等

详细解释

螽斯之征

zhōng sī zhī zhēng

指子孙众多的征兆。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柔传》:臣愚以为可妙简淑媛,以备内宫之数,其余尽遣还家。且以育精养神,专静为宝。如此,则螽斯之征,可庶而致矣。螽斯:昆虫名,产卵极

详细解释

假手于人

jiǎ shǒu yú rén

借助别人的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指凭借别人的力量办事。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庞淯传》裴松之注引皇甫谧《烈女传》。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假:借。借助别人的

详细解释

力疾从公

lì jí cóng gōng

形容克服病痛,坚持工作。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曹爽传》:臣辄力疾,将兵屯洛水浮桥,伺察非常。力疾:带病坚持;从公:从事公务。形容克服病痛,坚持工作。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

详细解释

齐整如一

qí zhěng rú yī

非常整齐。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郑浑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秩序等。非常整齐。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郑浑传》:“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

详细解释

经岁之储

jīng suì zhī chǔ

够一年用的储蓄。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毛玠传》: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岁:一年。够一年用的储蓄。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毛

详细解释

起偃为竖

qǐ yǎn wéi shù

使躺着的人站起来。比喻给予减轻刑罚的恩惠。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繇传》。一般作谓语、定语,指医术高明。偃:卧躺。竖:立,站着。使躺着的人站起来。比喻给予

详细解释

饮醇自醉

yǐn chún zì zuì

比喻与宽厚人交,不觉心醉。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一般作谓语、宾语,指人际关系。醇:浓酒。比喻与宽厚人交,不觉心醉。 复制出

详细解释

赫赫之名

hè hè zhì míng

非常显赫的名声。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傅叚传》。一般作宾语、定语,指名声大。赫赫:显耀盛大的样子;名:名声。非常显赫的名声。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傅叚传》

详细解释

计穷虑极

jì qióng lǜ jí

谓计虑穷尽。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鲁肃传》。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始与豫州观于长阪,豫州之众不当一校,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望不及

详细解释

息鼓偃旗

xī gǔ yǎn qí

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

详细解释

断头将军

duàn tóu jiāng jūn

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张飞传》。一般作宾语,形容英雄。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张

详细解释

一苇可航

yī wěi kě háng

用一捆芦苇作成一只小船就可以通行过去。①比喻水面相隔很近,不难渡过。亦作“航一苇”。②比喻用微薄之力就可以把事情解决。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贺邵传》。一苇:一捆芦苇

详细解释

身无完肤

shēn wú wán fū

”后以“身无完肤”指被打得遍体鳞伤。②比喻遭到攻击或破坏后难以自存的局面。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语》。一般作谓语、

详细解释

论功行赏

lùn gōng xíng shǎng

按照功劳的大小给以不同奖赏。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顾谭传》。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论:按照;行:施行。按照功劳的大小给以不同奖赏。 复制出处:

详细解释

得不补失

dé bù bǔ shī

见“得不偿失”。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得失失衡。见“得不偿失”。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权遂征

详细解释

髀里肉生

bì lǐ ròu shēng

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一般作谓语、

详细解释

万世师表

wàn shì shī biǎo

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文帝纪》。一般作宾语、定语,指学习的榜样。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复制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