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生命的谦称。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华歆传》。一般作主语、宾语,指自命。命:生命。对自己生命的谦称。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臣
详细解释
在中原角逐、较量。比喻以武力争雄天下。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华覈传》:今当角力中原,以害强弱。角:较量。在中原角逐、较量。比喻以武力争雄天下。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
详细解释
非常整齐。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郑浑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秩序等。非常整齐。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郑浑传》:“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
详细解释
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郤正传》。一般作主语、宾语,指烦琐的
详细解释
见“得不偿失”。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得失失衡。见“得不偿失”。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权遂征
详细解释
慰问救济年老的人。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吕蒙传》: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恤:救济;存恤:慰问救济;耆:古称六十岁为耆;耆老:指年老的人。慰问
详细解释
接连不断地到来。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王平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接连不断地到来。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王平传》:“涪诸军及大将
详细解释
用尽全部家产。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董和传》。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指破产。用尽全部家产。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董和传》:“货殖之家,侯
详细解释
旧时比喻贤父生贤子。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蓝田生玉,真不虚也。”一般作宾语,比喻贤父生贤子。旧时比喻贤父生贤
详细解释
指轻率出兵征讨无方。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方今大军在远,外有强敌,将军为天下之镇也,轻动远举,虽克不武。指轻率出兵征讨无方。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常
详细解释
从敌人方面取得粮食等科物资。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昭传》:愿将锐卒虎步江南,因敌取资,事必克捷。因:依靠;粮:粮食。从敌人方面取得粮食等科物资。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
详细解释
掩饰真情,自我粉饰。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矫情:掩饰真情。掩饰真情,自我粉饰。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
详细解释
原指顺应天命而降世的人才。后多指名望才能为世人所重的杰出人才。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邓芝传》: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世的人才。
详细解释
木制的牛马形体、可行走的运输器具。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运输工具。木制的牛马形体、可行走的运输器具。 复制出处:晋・陈
详细解释
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
详细解释
惊叹久处安逸,不能有所作为。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一般作谓语、定语,形容虚度时光。惊叹久处安逸,不能有所作为。
详细解释
谄媚讨好。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媚:谄媚。谄媚讨好。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旦夕偷幸,求容
详细解释
不惜一死来把某事继续下去。形容决心很大。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一般作谓语、状语,指决心大。不惜一死来把某事继续下去。形容决心很大。 复制出处:晋・
详细解释
够一年用的储蓄。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毛玠传》: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岁:一年。够一年用的储蓄。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毛
详细解释
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一般作宾语、定语,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肘腋:胳肢窝。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复制出处:西晋
详细解释
不紧迫的事务。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和传》。一般作主语、宾语,表示无关紧要的事情。务:事务。不紧迫的事务。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和传》:
详细解释
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袁术传》。一般作谓语、宾语,指知错就该。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复制出处:晋
详细解释
才能高超,见识深远。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和洽传》“清醇有鉴识”裴松之注引三国・魏・周斐《汝南先贤传》。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才识等。才能高超,见
详细解释
比喻善于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亦作“七纵七擒”。出自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孟获,又七次释放,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详细解释
谓柔弱的身体。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朗传》。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人。谓柔弱的身体。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朗传》:“且少小常苦被褥泰
详细解释
比喻互相辅助。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邓芝传》。一般作谓语、定语,比喻互相依存。比喻互相辅助。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邓芝传》:“蜀有重险
详细解释
指利与弊同时存在,不相上下,基本相等。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全琮传》。一般作谓语,指不相上下。指利与弊同时存在,不相上下,基本相等。 复制出处:晋・陈寿《
详细解释
比喻没有远大抱负的人。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一般作宾语,多用于比喻句。池:池塘。比喻没有远大抱负的人。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详细解释
一抬手就可以拿到。比喻极容易取得。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许慈传》。一般作谓语、定语,指容易得到。举:抬起;采:摘,拿。一抬手就可以拿到。比喻极容易取得。 复
详细解释
阐发远大的谋略。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鲁肃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谋略。廓开:阐述,发挥。阐发远大的谋略。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详细解释
”后以“身无完肤”指被打得遍体鳞伤。②比喻遭到攻击或破坏后难以自存的局面。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语》。一般作谓语、
详细解释
犹言逢遇时机。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犹言逢遇时机。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今吾德至薄也,人至鄙
详细解释
国家人民殷实富裕。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时局。殷:殷实,富足;阜:丰富。国家人民殷实富裕。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
详细解释
后悔也来不及了。指做事或说话不当;过后才察觉到;但已经无可挽回。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董卓传》。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无及:来不及。后悔也来不及了。指做
详细解释
迅速向很远的目的地前进。形容进军迅猛顺利,所向无敌。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徐晃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等。驱:快跑;长驱:策马快跑;径入:直入。
详细解释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一般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褒义。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
详细解释
运筹决策。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裴松之注引三国・魏・管辰《诸葛恪别传》:“[孙权]又问:‘卿何如滕胤?’恪答曰:‘登阶蹑履,臣不如胤,回筹转
详细解释
自己刻苦地磨练。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贾诩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砥砺:磨刀石,磨练。自己刻苦地磨练。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贾诩传
详细解释
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留王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十分英勇。临:遇到;危:危险。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复
详细解释
以武力割占部分地区,在一国之内形成对抗的局面,以称雄一方。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皓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皓将败,与舅何植书曰:‘昔大皇帝以神武之略,奋三千之卒,割据江南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