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的成语

共 388 个成语

三国志的成语有【经达权变】【老不晓事】【夹辅之勋】【存亡有分】【一苇可航】【以往鉴来】【陵上虐下】【相继而至】【释生取义】【当今无辈】【存恤耆老】【情见乎言】【高壁深垒】【小屈大申】【偃旗息鼓】【溥天同庆】【临时施宜】【精贯白日】【改操易节】【吹毛求瑕】【身历其境】【倾家竭产】【飞砂转石】【开门揖盗】【智均力敌】【渊清玉絜】【深计远虑】【三余读书】【无所不为】【骨肉至亲】【谋谟帷幄】【才藻艳逸】【一坐尽惊】【讨恶剪暴】【断头将军】【丰功懿德】【至言不烦】【万全之策】【挟冰求温】【息鼓偃旗】等。
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

三国志相关成语

经达权变

jīng dá quán biàn

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荀彧攸贾诩传》: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

详细解释

老不晓事

lǎo bù xiǎo shì

年老而不明白事理。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传》。注:“老不晓事,强著一书,悔其少作。”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责骂人等。年老而不明白事理。 复制出处:晋

详细解释

夹辅之勋

jiā fǔ zhī xūn

辅佐天子的功勋。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故叔旦有夹辅之勋,太公有鹰扬之功,并启土宇,并受备物,所以表章元功,殊异贤哲也。辅:辅佐;勋:功勋。辅佐天子的功勋。 复制出处:西

详细解释

存亡有分

cún wáng yǒu fèn

人的生死、物的存亡各有定分。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群传》:长短有命,存亡有分。存:生存;亡:死亡;分:定分。人的生死、物的存亡各有定分。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

详细解释

一苇可航

yī wěi kě háng

用一捆芦苇作成一只小船就可以通行过去。①比喻水面相隔很近,不难渡过。亦作“航一苇”。②比喻用微薄之力就可以把事情解决。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贺邵传》。一苇:一捆芦苇

详细解释

以往鉴来

yǐ wǎng jiàn lái

用过去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办事的借鉴。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杨阜传》。一般作谓语、定语,指借鉴以前经验。用过去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办事的借鉴。 复制出处

详细解释

陵上虐下

líng shàng xià nüè

欺侮在上的人,侵害在下的人。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松之引诸葛亮集。一般作谓语、宾语,用于坏人。陵:通“凌”,欺侮;虐:残暴,侵害。欺侮在上的人

详细解释

相继而至

xiāng jì ér zhì

接连不断地到来。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王平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接连不断地到来。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王平传》:“涪诸军及大将

详细解释

释生取义

shì shēng qǔ yì

犹言舍生取义。出自"""《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达室》。"""一般作谓语、定语,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犹言舍生取义。 复制出处:"""《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达室》:“[郭

详细解释

当今无辈

dāng jīn wú bèi

目前没人能比得上。辈,比。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张温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称赞别人。目前没人能比得上。辈,比。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

详细解释

存恤耆老

cún xù qí lǎo

慰问救济年老的人。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吕蒙传》: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恤:救济;存恤:慰问救济;耆:古称六十岁为耆;耆老:指年老的人。慰问

详细解释

情见乎言

qíng jiàn hū yán

同“情见乎辞”。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夫其高吟俟时,情见乎言,志气所存,既已定于其始矣。”一般作谓语、定语,指心意在言辞中显露。

详细解释

高壁深垒

gāo bì shēn lěi

筑起高深的营寨。形容加强防御。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泰传》。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壁:营垒;垒:军营四周的堡寨。筑起高深的营寨。形容加强防御。

详细解释

小屈大申

xiǎo qū dà shēn

犹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隙正传》。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犹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

详细解释

偃旗息鼓

yǎn qí xī gǔ

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

详细解释

溥天同庆

pǔ tiān tóng qìng

遍天下的人一同欢庆。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郭淮传》。一般作谓语、宾语、分句,指国家有喜事。遍天下的人一同欢庆。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郭淮传

详细解释

临时施宜

lín shí shī yí

发生什么情况,就采取什么相应的措施。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酒罢,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临时:到事情发生的时

详细解释

精贯白日

jīng guàn bái rì

形容极端忠诚。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一般作谓语、宾语,形容极端忠诚。形容极端忠诚。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君执大节,精贯

详细解释

改操易节

gǎi cāo yì jié

改变原来的操行和志向。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黄盖传》。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行为改变等。改、易:改变。改变原来的操行和志向。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

详细解释

吹毛求瑕

chuī máo qiú xiá

同“吹毛求疵”。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步骘传》。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指故意挑剔。同“吹毛求疵”。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步骘传》:

详细解释

身历其境

shēn lì qí jìng

亲身来到某个地方。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亲自面对。亲身来到某个地方。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详细解释

倾家竭产

qīng jiā jié chǎn

用尽全部家产。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董和传》。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指破产。用尽全部家产。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董和传》:“货殖之家,侯

详细解释

飞砂转石

fēi shā zhuǎn shí

同“飞沙走石”。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胤传》。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风势迅猛。同“飞沙走石”。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胤传》:

详细解释

开门揖盗

kāi mén yī dào

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权传》。一般作主语、谓语、定语,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揖:打拱;表示欢迎。开门请强盗

详细解释

智均力敌

zhì jūn lì dí

谓双方的智略或势力旗鼓相当。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朗传》。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谓双方的智略或势力旗鼓相当。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

详细解释

渊清玉絜

yuān qīng yù jié

如渊之清,如玉之洁。比喻人品高尚。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矫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如渊之清,如玉之洁。比喻人品高尚。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

详细解释

深计远虑

shēn jì yuǎn lǜ

犹深思远虑。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田畴传》。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计划得很周密。犹深思远虑。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田畴传》:“窃恐未得其

详细解释

三余读书

sān yú dú shū

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一般作宾语、定语,指读书刻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复制出处:西晋・

详细解释

无所不为

wú suǒ bù wéi

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了。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张温传》。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为:做。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复制出处:晋・陈

详细解释

骨肉至亲

gǔ ròu zhì qīn

指关系最密切的亲属。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鲜卑传》。一般作宾语、定语,指亲人。指关系最密切的亲属。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鲜卑传》:“不

详细解释

谋谟帷幄

móu mó wéi wò

犹言运筹帷幄。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会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犹言运筹帷幄。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会传》:“景王薨于许昌,文王

详细解释

才藻艳逸

cái zǎo yàn yì

才华华美超逸。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粲传》。一般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才华。才藻:才情和文采,才华;艳:华美;逸;超逸。才华华美超逸。 复制出处:晋・陈寿《

详细解释

一坐尽惊

yī zuò jìn jīng

谓满座皆惊服。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粲传》。一般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谓满座皆惊服。 复制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粲至,年既幼

详细解释

讨恶剪暴

tǎo è jiǎn bào

征伐和铲除凶恶残暴的势力。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权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讨:征伐;剪:斩断。征伐和铲除凶恶残暴的势力。 复制出处:晋・陈寿《

详细解释

断头将军

duàn tóu jiāng jūn

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张飞传》。一般作宾语,形容英雄。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张

详细解释

丰功懿德

fēng gōng yì dé

同“丰功茂德”。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诱呼鲜卑,侵扰北方”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同“丰功茂德”。 复制出

详细解释

至言不烦

zhì yán bù fán

指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不烦琐。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裴松之注引《管辂别传》:晏含笑而赞之曰:‘可谓要言不烦也。’烦:烦琐。指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不烦琐。 复制出处:西

详细解释

万全之策

wàn quán zhī cè

绝对可靠、没有任何漏洞的办法。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刘表传》。一般作主语、宾语,指最好的解决办法。绝对可靠、没有任何漏洞的办法。全:周到;策:计谋、办

详细解释

挟冰求温

xié bīng qiú wēn

比喻行动跟目的截然相反,事情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柔传》。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挟:夹持。比喻行动跟目的截然相反,事情根本

详细解释

息鼓偃旗

xī gǔ yǎn qí

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