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宾式的成语

共 2447 个成语

动宾式的成语有【毫无疑义】【超乎寻常】【开后门】【固执己见】【不可言宣】【迷惑视听】【不遑宁息】【令人满意】【认仇作父】【芟夷大难】【悔读南华】【恕我冒昧】【贯彻始终】【目下十行】【震撼人心】【图谋不轨】【不堪言状】【饱飨老拳】【舞弄文墨】【热中名利】【捅娄子】【不避水火】【误付洪乔】【曲尽其态】【积劳致疾】【砥厉名号】【不如归去】【匡正纲纪】【毛举细务】【若出一辙】【执牛耳】【敢不唯命】【翘尾巴】【出洋相】【涩于言论】【不见舆薪】【挤牙膏】【咬紧牙根】【不服水土】【摸不着头脑】等。
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

动宾式相关成语

毫无疑义

háo wú yí yì

丝毫没有使人怀疑的地方。出自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6回。一般作谓语、状语,表示完全明确肯定。疑义:可疑的道理。丝毫没有使人怀疑的地方。 复制出处:清・刘鹗《老残

详细解释

超乎寻常

chāo hū xún cháng

在合理或可以接受的限度以外,极不公平、极粗鲁或极不正义。出自孙力《都市风流》第五章。一般作谓语、定语,指超出以前的。在合理或可以接受的限度以外,极不公平、

详细解释

开后门

kāi hòu mén

比喻利用职权给予他人某些不应有的方便和利益。出自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51回。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做事。比喻利用职权给予他人某些不应有的方便和利益。 复制出处:清・李百川

详细解释

固执己见

gù zhí jǐ jiàn

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肯改变。出自元《宋史・陈宓传》。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固:顽固;执:坚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肯改变。 复制出处:元《宋史・陈

详细解释

不可言宣

bù kě yán xuān

指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用在说事物的奥妙、味道)。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天占山德韶国师》。一般作谓语,用在说事物的奥妙等。言:言语;宣:发表,表达。指不是言

详细解释

迷惑视听

mí huò shì tīng

使人耳目迷乱。比喻以错误的言论欺骗社会,毒害群众。出自萧作霖《复兴社述略》。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言行等。使人耳目迷乱。比喻以错误的言论欺骗社会,毒害

详细解释

不遑宁息

bù huáng níng xī

没有闲暇的时间过安宁的日子。指忙于应付繁重或紧急的事务。同“不遑宁处”。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韦曜传》。一般作谓语、定语,指无时消受。没有闲暇的时间过

详细解释

令人满意

lìng rén mǎn yì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出自邓小平《太行区的经济建设》。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复制出处:邓小平《太行区的经济建设》:“合作运动

详细解释

认仇作父

rèn chóu zuò fù

同“认贼作父”。出自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甘心投靠敌人。同“认贼作父”。 复制出处: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朋友,虽然在我们之中,有汉

详细解释

芟夷大难

shān yí dà nàn

削平大乱。出自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一般作谓语,指平乱。芟:删除杂草;芟夷:削平;难:灾难。削平大乱。 复制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

详细解释

悔读南华

huǐ dú nán huá

《南华经》即《庄子》。比喻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温庭筠》。一般作谓语,比喻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南华经》即《庄子》。比喻学识渊博而不

详细解释

恕我冒昧

shù wǒ mào mèi

请原谅我的冒昧。出自张东林《古城春色》第二部。一般作谓语,用于口语。请原谅我的冒昧。 复制出处:张东林《古城春色》第二部:“恕我冒昧,满小姐,听说在共军之中你

详细解释

贯彻始终

guàn chè shǐ zhōng

指自始至终地坚持下去。出自曾朴《孽海花》第34回。一般作谓语、定语,指自始至终。贯彻:彻底实现或体现。指自始至终地坚持下去。 复制出处:曾朴《孽海花》第34回:“

详细解释

目下十行

mù xià shí háng

形容看书速度极快。出自《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一般作谓语,指读书。形容看书速度极快。 复制出处:《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一个首相姓王名安石,临川人也。此人

详细解释

震撼人心

zhèn hàn rén xīn

指某件事对人震动很大。一般作宾语、定语,含褒义。震:震动;撼:动摇。指某件事对人震动很大。 复制用法:动宾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例子:(1)人们听到震撼人

详细解释

图谋不轨

tú móu bù guǐ

谋划超出常规或法度的事。出自晋・陈寿《三国志・王彬传》。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谋划超出常规或法度的事。图:谋;图谋:暗中谋划;轨:法度;准则。 复制出处:

详细解释

不堪言状

bù kān yán zhuàng

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2回。一般作谓语,形容不好的状况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复制出处:清・吴趼人《二

详细解释

饱飨老拳

bǎo xiǎng lào quán

指挨一顿痛打。参见“饱以老拳”。出自《歧路灯》第六七回。一般作谓语、定语,指拳打别人。指挨一顿痛打。参见“饱以老拳”。 复制出处:《歧路灯》第六七回:“[

详细解释

舞弄文墨

wǔ nòng wén mò

亦作“舞文弄墨”。①玩弄法律条文,曲解其意。②玩弄文辞;耍笔杆子。出自唐・魏征《隋书・王世充传》。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玩弄文字技巧。亦作“舞文弄墨”。①玩

详细解释

热中名利

rè zhōng míng lì

急切企图获得个人名利。出自林语堂《论幽默》。一般作谓语、定语,指人。热中:急切盼望。急切企图获得个人名利。 复制出处:林语堂《论幽默》:“看人栖栖皇皇热中名

详细解释

捅娄子

tǒng lóu zǐ

指闯祸。出自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口语。指闯祸。 复制出处: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七回:“现在你又捅出个娄子,还想煽动人心,瓦解部队。”用法:作

详细解释

不避水火

bù bì shuǐ huǒ

指不畏凶险。出自《水浒传》第五八回。一般作谓语、定语,指人勇敢。指不畏凶险。 复制出处:《水浒传》第五八回:“贤弟心中有何危厄不决之难,但请尽说不妨,便当不避水火

详细解释

误付洪乔

wù fù hóng qiáo

用来比喻把信件寄丢了或没有收到对方的信件。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用来比喻把信件寄丢了或没有收到对方的信件。 复制

详细解释

曲尽其态

qū jìn qí tài

曲折委婉地充分表达其姿态。形容表达技巧非常高明。出自明・陶宗仪《辍耕录・叙画》。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文章或绘画。曲:委婉细致。曲折委婉地充分表达其姿态。形容表达

详细解释

积劳致疾

jī láo zhì jí

因劳苦过度而致害病。出自董必武《挽沈骊英女士》。一般作谓语、宾语,指因长期过度劳累而得病。积:积之而成的。因劳苦过度而致害病。 复制出处:董必武《挽沈骊英女士》:

详细解释

砥厉名号

dǐ lì míng hào

见“砥砺名号”。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一般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世。见“砥砺名号”。 复制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盛饰

详细解释

不如归去

bù rú guī qù

杜鹃鸟的叫声很象“不如归去”。旧时常用以作思归或催人归去之辞。也表示消极求退。出自宋・梅尧臣《杜鹃》诗。一般作谓语、宾语,指催人归家。杜鹃鸟的叫声很象“不如归

详细解释

匡正纲纪

kuāng zhèng gāng jì

指纠正法度。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敞传》。一般作谓语、宾语,指纠正法度。指纠正法度。 复制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敞传》:“上当匡正纲纪,下

详细解释

毛举细务

máo jǔ xì wù

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出自宋・陈亮《论励臣之道》。一般作谓语、定语,指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 复制出处:宋・陈亮《论励臣之道》:“而群臣邈焉不知所急

详细解释

若出一辙

ruò chū yī zhé

像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种事物非常相似。出自宋・岳珂《桯史・汤岐公罢相》。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言论和行动。辙:车辙。像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种事物非常相

详细解释

执牛耳

zhí niú ěr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七年》。一般作谓语、宾语、定

详细解释

敢不唯命

gǎn bù wéi mìng

怎么敢不遵照你的命令办呢?。出自元《宋史・李万超传》。一般作谓语、定语,指不敢推辞。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怎么敢不遵照你的命令办呢?。 复制出处:元

详细解释

翘尾巴

qiào wěi bā

比喻骄傲或自鸣得意。出自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一般作谓语、宾语,指自鸣得意。翘:向上昂起。比喻骄傲或自鸣得意。 复制出处: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详细解释

出洋相

chū yáng xiàng

露出令人作笑的丑相,略带幽默的失态。出自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22章。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露出令人作笑的丑相,略带幽默的失态。 复制出处: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22

详细解释

涩于言论

sè yú yán lùn

形容说话迟钝。出自《宋书・南郡王义宣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说话等。形容说话迟钝。 复制出处:《宋书・南郡王义宣传》:“生而舌短,涩于言论。”用法:作谓语、定

详细解释

不见舆薪

bù jiàn yú xīn

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出自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一般作谓语,指不努力。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复制出处:战国・孟子《孟子・梁

详细解释

挤牙膏

jǐ yá gāo

比喻不肯主动地谈问题,挤一点说一点。出自陆文夫《写在美食家>之后》。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比喻不肯主动地谈问题,挤一点说一点。 复制出处:陆文夫《写在美食家>之后》:“如果所有

详细解释

咬紧牙根

yǎo jǐn yá gēn

紧紧地咬住牙,不张开嘴巴。形容尽最大努力克服困难或忍受痛苦。出自梁斌《红旗谱》第二卷。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紧紧地咬住牙,不张开嘴巴。形容尽最大

详细解释

不服水土

bù fú shuǐ tǔ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出自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一般作谓语、定语,形容不适应外地的气候与饮食。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复制出处:汉

详细解释

摸不着头脑

mō bù zháo tóu nǎo

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1回。一般作谓语、状语,指不知是怎么回事。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复制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1回:“袭人一时摸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