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相关成语

共 128 个成语_仅随机展示40条

描写老子的成语有【爱素好古】【博者不知】【寸进尺退】【天长地久】【知止不殆】【万物并作】【自伐无功】【未兆易谋】【众人察察】【地久天长】【忌讳之禁】【信言不美】【善闭无关楗】【如登春台】【跨者不行】【知足不辱】【惟施是畏】【珞珞如石】【民不畏死】【多易多难】【抱一为式】【欲取姑予】【芸芸众生】【进寸退尺】【被褐怀珠】【言者不知】【轻诺寡信】【知白守黑】【万物自化】【不皦不昧】【天网恢恢】【鸡犬相闻】【无名之朴】【难易相成】【和光同尘】【抱朴含真】【美言市尊】【长生久视】【去甚去泰】【玄之又玄】等。
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

老子相关成语

爱素好古

ài sù hào gǔ

指爱好朴质,不趋时尚。出自先秦・李耳《老子》。 先秦・孔子《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一般作谓语,指不赶时髦。指爱好朴质,不趋时

详细解释

博者不知

bó zhě bù zhī

无事不知的人不能专精一门学问或技能。出自春秋・楚・李耳《老子》第81章。一般作宾语、定语,指人的学识。博:广。无事不知的人不能专精一门学问或技能。 复制出处:春秋・

详细解释

寸进尺退

cùn jìn chǐ tuì

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出自《老子》第六十九章。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寸进尺退,卒无所成。”一般作定语、宾语,指得不偿失

详细解释

天长地久

tiān cháng dì jiǔ

像天地一样长久永恒的意思。出自先秦・李耳《老子》。一般作谓语,形容时间长久。像天地一样长久永恒的意思。 复制出处:先秦・李耳《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

详细解释

知止不殆

zhī zhǐ bù dài

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出自《老子》第四十四章。一般作谓语、定语,劝人行事不要过分。殆:危险。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

详细解释

万物并作

wàn wù bìng zuò

一切事物一齐生长、发展。出自《老子》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一切事物一齐生长、发展。 复制出处:《老子》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详细解释

自伐无功

zì fá wú gōng

喜欢自我夸耀的人建立不起功勋。出自春秋・楚・李耳《老子・道经》第24章。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自伐:自我夸耀;功:功勋。喜欢自我夸耀的人建立不起功勋。 复制

详细解释

未兆易谋

wèi zhī yì móu

还没露出破绽的时候容易谋划。出自《老子》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兆:先兆;谋:谋划。还没露出破绽的时候容易谋划。 复制出处:《老子》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详细解释

众人察察

zhòng rén chá chá

众人都很明白。出自《老子》第二十章:众人察察,我独闷闷。察察:清楚明辨。众人都很明白。 复制出处:《老子》第二十章:众人察察,我独闷闷。

详细解释

地久天长

dì jiǔ tiān cháng

像天和地那样永远存在。常言时间很长;永远不变。(多指双方关系)。出自先秦・李耳《老子》。一般作谓语、定语,形容两人的关系。像天和地那样永远存在。常言时间很

详细解释

忌讳之禁

jì huì zhī jìn

指禁忌的言论或举动。出自《老子》第五十七章。汉・贾谊《新书・过秦论》: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指禁忌的言论

详细解释

信言不美

xìn yán bù měi

真实的话未经加工,所以不美妙动听。出自春秋・楚・李耳《老子》第81章。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信:真实。美:美妙,漂亮。真实的话未经加工,所以不美妙动听。 复

详细解释

善闭无关楗

shàn bì wú guān jiàn

善于关闭,不用闩、锁。表示对待外来侵略不能单方纯采取消极的防御措施。出自《老子》第二十七章: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楗:门闩,插门的木棍。善于关闭,不用闩、锁

详细解释

如登春台

rú dé chūn tái

好象生活在幸福的太平世界里。出自《老子》第二十章。一般作谓语、定语,指生活幸福。春台:美好的旅游、观光的地方,比喻极好的生活环境。好象生活在幸福的太平世界里

详细解释

跨者不行

kuà zhě bù xíng

跨步前进的人不能走长路。比喻急于求成的人,难以持之以恒。出自春秋・楚・李耳《老子》第24章。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跨:跨步前进。跨步前进的人不能走长路。比

详细解释

知足不辱

zhī zú bù rǔ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贪心。出自先秦・李耳《老子》。一般作谓语、宾语,含褒义,表示不要有贪心。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贪心。 复制出处:先

详细解释

惟施是畏

wéi yǐ shì wèi

最怕的是走斜路。出自《老子》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施:通“迤”、“迆”,斜行,这里指斜路。最怕的是走斜路。 复制出处:《老子》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

详细解释

珞珞如石

luò luò rú shí

形容坚如顽石。出自春秋・楚・李耳《老子》。一般作宾语、定语,指坚硬。珞珞:石头坚硬的样子。形容坚如顽石。 复制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

详细解释

民不畏死

mín bù wèi sǐ

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出自《老子》第七十四章。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复制出处:《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

详细解释

多易多难

duō yì duō nán

如果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就会遇到很多困难。出自《老子・德经》: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多易: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多难:遇到很多困难。如果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就会遇到很多困难。 复制出处:《老子・

详细解释

抱一为式

bào yī wéi shì

指不贪多,不外求,把守一作为天下人的榜样。出自《老子》: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抱:持,守;式:榜样,规范。指不贪多,不外求,把守一作为天下人的榜样。 复制出处:《老子》:是以圣人抱一为天

详细解释

欲取姑予

yù qǔ gū yǔ

要想夺取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他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出自《老子・三十六章》。姑:暂且;与:给与。要想夺取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他些什么。指先付出

详细解释

芸芸众生

yún yún zhòng shēng

佛家语;指世间众多的生灵。后多指世上大群无知识的人。出自先秦・李耳《老子》第十六章。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佛家语;指世间众多的生灵。后多指世上

详细解释

进寸退尺

jǐn cùn tuì chǐ

进一寸,退一尺。比喻得不偿失。出自先秦・李耳《老子》。一般作谓语、定语,比喻得不偿失。进一寸,退一尺。比喻得不偿失。 复制出处:先秦・李耳《老子》:“用兵有言,

详细解释

被褐怀珠

pī hè huái zhū

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宝珠。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出自《老子》第七十章。一般作谓语、定语,指有才者不外露。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宝珠。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

详细解释

言者不知

yán zhě bù zhī

谓多言多语的人缺乏智能。出自《老子》。河上公注:“知者贵行不贵言也。驷不及舌,多言多患。”一本作“言者弗知”。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谓多言多语的人缺乏智

详细解释

轻诺寡信

qīng nuò guǎ xìn

轻易答应人家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出自先秦・李耳《老子》。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轻:轻易;轻率;诺:许诺、应允;寡:少。轻易答应人家求的;一定很

详细解释

知白守黑

zhī bái shǒu hēi

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出自先秦・李耳《老子》。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意思

详细解释

万物自化

wàn wù zì huà

一切事物都按照本身的规律而自然变化。出自《老子》第三十七章: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自化:自然变化。一切事物都按照本身的规律而自然变化。 复制出处:《老子》第三十七章:侯王若能守之,万

详细解释

不皦不昧

bù jiǎo bù mèi

形容恍恍忽忽,难以捉摸。出自春秋・楚・李耳《老子》。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皦:清白、清晰;昧:糊涂。形容恍恍忽忽,难以捉摸。 复制出处:春秋・楚・李耳《老

详细解释

天网恢恢

tiān wǎng huī huī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出自《老子》。一般作宾语、定语,常与“疏而不漏”连用。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复制出处:《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用

详细解释

鸡犬相闻

jī quǎn xiāng wén

指人烟稠密。出自先秦・李耳《老子》。一般作谓语,指人烟稠密。指人烟稠密。 复制出处:先秦・李耳《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

详细解释

无名之朴

wú míng zhī pǔ

亦作“无名之璞”。①道家谓质朴自然、玄默无为之“道”为“无名之朴”。②未出名的璞玉。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出自春秋・楚・李耳《老子》。一般作宾语,用于书面语。亦

详细解释

难易相成

nán yì xiāng chéng

指难和易是相互转化的。出自《老子》第二章: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成:变化。指难和易是相互转化的。 复制出处:《老子》第二章:故有无相生,难易相

详细解释

和光同尘

hé guāng tóng chén

指把光荣与尘浊同样看待。出自先秦・李耳《老子》。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和;同:一起;混同;光:荣耀;尘:尘俗。指把光荣与尘浊同样看待。 复制出处:先秦・李

详细解释

抱朴含真

bào pǔ hán zhēn

道家主张人应保持并蕴含朴素、纯真的自然天性,不要沾染虚伪、狡诈而玷污、损伤人的天性。出自《老子》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晋・陶潜《劝农》:“傲然自足,抱

详细解释

美言市尊

měi yán shì zūn

优美动听的话可以博取尊敬。出自《老子》第六十二章: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市尊:博取尊敬。优美动听的话可以博取尊敬。 复制出处:《老子》第六十二章: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详细解释

长生久视

cháng shēng jiǔ shì

形容长寿。出自先秦・李耳《老子》。一般作谓语,指长久活下去。久视:不老,耳目不衰。形容长寿。 复制出处:先秦・李耳《老子》:“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用法

详细解释

去甚去泰

qù shèn qù tài

指做事不能太过分。出自语出《老子》第二十九章。《韩非子・扬权》:“故去甚去泰,身乃无害。”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指做事不能太过分。 复制出处:语出《老子》

详细解释

玄之又玄

xuán zhī yòu xuán

形容事理非常奥妙,不易理解。出自先秦・李耳《老子》。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事理非常奥妙,不易理解。 复制出处:先秦・李耳《老子》:“玄之又玄,众妙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