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成语

共 304 个成语

三国演义的成语有【运筹决策】【各霸一方】【军令如山】【长驱直进】【有长者风】【虚虚实实】【取信于人】【引虎自卫】【徒有虚名】【仁义之兵】【一家老小】【青山不老】【残暴不仁】【鸣金收军】【不可造次】【焚香礼拜】【情同骨肉】【逆天无道】【才望兼隆】【倍道而进】【扬幡招魂】【万死不辞】【倚势凌人】【怒目睁眉】【弃甲倒戈】【羽翼既成】【以卵击石】【弄文轻武】【割须弃袍】【切齿痛恨】【虚费词说】【天崩地塌】【一面之辞】【落荒而逃】【屈己待人】【养力蓄锐】【金波玉液】【懊悔无及】【老弱残兵】【七步成章】等。
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

三国演义相关成语

运筹决策

yùn chóu jué cè

筹划情况,拟订作战策略。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郑观应《盛世危言・练兵》:“所以当水陆军提督者……犹备有参佐数员,常与运筹决策,以资历练而审机宜。

详细解释

各霸一方

gè bà yī fāng

指凭借势力各自称霸一个地方。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3回。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地方势力等。各:各自;霸:强横占据。指凭借势力各自称霸一个地方。 复

详细解释

军令如山

jūn lìng rú shān

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一般作谓语、状语,用于军事。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

详细解释

长驱直进

cháng qū zhí jìn

犹言长驱直入。出自《三国演义》第九六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等。犹言长驱直入。 复制出处:《三国演义》第九六回:“若擒了曹休,便长驱直进,唾手而得寿春,以

详细解释

有长者风

yǒu zhǎng zhě fēng

有长者风度。指为人品质高尚,待人宽厚。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长者:年长有德的人。有长者风度。指为人品质高尚,待人宽厚

详细解释

虚虚实实

xū xū shí shí

假假真真,以假乱真。指军事上讲究策略,善于迷惑对方。也指文艺作品中虚写、实写并用,表现方法耐人思索回味。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一般作宾语、定语

详细解释

取信于人

qǔ xìn yú rén

比喻取得别人的信赖。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4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比喻取得别人的信赖。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4回:“大王犹自狐疑

详细解释

引虎自卫

yǐn hǔ zì wèi

引来老虎,保卫自己。比喻企图依仗恶人,结果反受其害。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一般作定语,指人的选择不当。引:招引。引来老虎,保卫自己。比喻企图依

详细解释

徒有虚名

tú yǒu xū míng

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只有名声。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

详细解释

仁义之兵

rén yì zhī bīng

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兵: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

详细解释

一家老小

yī jiā lǎo xiǎo

谓全家人。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七卷:“你若无事退回,我自养你一家老小,如要原钱还府,也是我出。”谓全家人。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

详细解释

青山不老

qīng shān bù lǎo

比喻永存。也比喻时间久长。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一般作宾语、定语,指时间久。比喻永存。也比喻时间久长。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

详细解释

残暴不仁

cán bào bù rén

凶狠毒辣,一点也没有同情、怜悯之心。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3回。一般作谓语、定语,指人很残酷。凶狠毒辣,一点也没有同情、怜悯之心。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

详细解释

鸣金收军

míng jīn shōu jūn

古时作战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回营。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一般作谓语,指撤军。古时作战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回营。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

详细解释

不可造次

bù kě zào cì

不能匆匆忙忙地进行。意为要慎重。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5回。一般作谓语,指要慎重。造次:急遽,匆忙。不能匆匆忙忙地进行。意为要慎重。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

详细解释

焚香礼拜

fén xiāng lǐ bài

烧香跪拜,以表尊敬服从之意。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一般作谓语,表示尊敬服从。焚香:点燃香火。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灵行礼跪拜。烧香跪拜,以表尊

详细解释

情同骨肉

qíng tóng gǔ ròu

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7回。一般作谓语、定语,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

详细解释

逆天无道

nì tiān wú dào

违反天理,毫无道义。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指责人。逆:违反;道:道义。违反天理,毫无道义。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

详细解释

才望兼隆

cái wàng jiān lóng

才能和威望都很高。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5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才:才学;望:声望,名望;隆:高。才能和威望都很高。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

详细解释

倍道而进

bèi dào ér jìn

形容加快速度前进。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一般作谓语,形容加快速度前进。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

详细解释

扬幡招魂

yáng fān zhāo hún

挂幡招回死者的灵魂(迷信)。比喻想使已经被清除的的坏人再恢复活动。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1回。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挂幡招回死者的灵魂(迷信)。

详细解释

万死不辞

wàn sǐ bù cí

即使死一万次也决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一般作谓语,含褒义。即使死一万次也决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辞:推辞。 复制出处:

详细解释

倚势凌人

yǐ shì líng rén

凭借权势,欺侮别人。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一般作谓语、定语,指仗势欺人。凭借权势,欺侮别人。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吾姓关,

详细解释

怒目睁眉

nù mù zhēng méi

瞪大眼睛,咬紧牙关。形容愤恨之极。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5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愤恨之极。瞪大眼睛,咬紧牙关。形容愤恨之极。 复制出处:明・罗贯

详细解释

弃甲倒戈

qì jiǎ dǎo gē

丢弃铠甲,放下兵器。表示战败。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战争等。丢弃铠甲,放下兵器。表示战败。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详细解释

羽翼既成

yǔ yì jì chéng

比喻力量已经具备。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4回。一般作谓语、定语,比喻力量已经具备。比喻力量已经具备。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4回:“备乃人杰也,

详细解释

以卵击石

yǐ luǎn jī shí

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详细解释

弄文轻武

nòng wén qīng wǔ

耍弄文士的策略,轻视运用武力。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5回。一般作谓语、定语,指轻视武力。弄:戏弄,玩弄。耍弄文士的策略,轻视运用武力。 复制出处:明・

详细解释

割须弃袍

gē xū qì pào

割掉胡须,丢掉外袍。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割掉胡须,丢掉外袍。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

详细解释

切齿痛恨

qiè chǐ tòng hèn

牙齿互相摩擦。形容愤恨到了极点。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一般作谓语,用于坏人。牙齿互相摩擦。形容愤恨到了极点。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彼此

详细解释

虚费词说

xū fèi cí shuō

空费唇舌白说话。指说话不起作用。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2回。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白费口舌。虚:空。空费唇舌白说话。指说话不起作用。 复制出处:明・罗贯

详细解释

天崩地塌

tiān bēng dì tā

天崩塌,地裂陷。多比喻巨大的灾难、重大的事变或强烈的声响。出自《三国演义》第七一回。〖示例〗忽听得轰的一声,犹如天崩地塌一般。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详细解释

一面之辞

yī miàn zhī cí

见“一面之词”。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一般作主语、宾语,用于说话。见“一面之词”。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今日若听此一面之

详细解释

落荒而逃

luò huāng ér táo

离开大路;逃向荒野。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也比喻处于尴尬窘迫境地时狼狈而去。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一般作谓语,含贬义。离开大路;逃向荒野。形容战败后

详细解释

屈己待人

qū jǐ dài rén

委屈自己,以礼待人。形容谦虚、忍让的好品行。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孙策换回黄祖,迎接灵柩,罢战回江东,葬父于曲阿之原。丧事已毕,引军居江都,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

详细解释

养力蓄锐

yǎng lì xù ruì

保养精神,蓄集锐气。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且待半年,养精畜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养:休养;蓄:积蓄;锐:锐气。保养精神,蓄集锐气。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详细解释

金波玉液

jīn bō yù yè

比喻美酒。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八回。一般作宾语、定语,指酒。比喻美酒。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八回:“今闻老母被囚,虽金波玉液不能下咽矣

详细解释

懊悔无及

ào huǐ wú jí

后悔已来不及了。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于是即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一般作谓语,指事后的态度。后悔已

详细解释

老弱残兵

lǎo ruò cán bīng

军队中年老、体弱、伤残的士兵。指军队中丧失战斗力的部分。也比喻年老体弱、能力很差的人。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一般作主语、宾语,含贬义。军队中年

详细解释

七步成章

qī bù chéng zhāng

同“七步成诗”。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一般作宾语、定语,指才思敏捷。同“七步成诗”。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丕又曰:‘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