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急不安。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5回。一般作谓语、定语,指人心事多。宁:安宁,安定。焦急不安。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5回:“朕心绪不宁,教
详细解释
指开创帝业。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开创帝业。指开创帝业。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吾等自随孙将军开基创业
详细解释
以诚心相待,互相信任。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5回。一般作谓语、定语,指以真心对待人。诚:真心。以诚心相待,互相信任。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详细解释
指攻击敌人后方;迫使进攻的敌人撤回兵力的战术。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0回。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指攻击敌人后方;迫使进攻的敌人撤回兵力的
详细解释
指尘沙尘土高高扬起。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0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战场或工地等。指尘沙尘土高高扬起。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0回:“山后尘
详细解释
见“气义相投”。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交往等。见“气义相投”。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太史慈……与孔融亲非
详细解释
扭转败局,变为胜利。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6回。一般作谓语、状语,指扭转败局。扭转败局,变为胜利。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6回:“将军在匆忙
详细解释
谓历尽艰险。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3回。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的经历。谓历尽艰险。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3回:“吾等千生万死,身冒
详细解释
抛弃旧的,换取新的。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新旧选择。弃:抛开。抛弃旧的,换取新的。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
详细解释
地处边远,山势险峻。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7回。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地理环境等。险:险阻。地处边远,山势险峻。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7回
详细解释
即使死一万次也决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一般作谓语,含褒义。即使死一万次也决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辞:推辞。 复制出处:
详细解释
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左右。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8回。一般作谓语,表示倾心追随。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左右。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8回:“愿
详细解释
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6回。一般作谓语、定语,指用借路的名义而消灭这个国家。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复制出处:
详细解释
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3回。一般作谓语、补语、分句,表示人言行放肆,或有失庄重。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详细解释
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
详细解释
生来命运不好,没有福分,一副穷相。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命薄相穷,不称此职,不敢受也。命薄:命运不好,没有福分;相:长相。生来命运不好,没有福分,一副穷相。 复制出
详细解释
手里没有任何武器。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一般作谓语、定语,指手里没有任何武器。寸铁:指短小的武器。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详细解释
见“宽宏大量”。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5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肚量大。见“宽宏大量”。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5回:“丞相宽洪大量
详细解释
谓不受赏赐,辞去官职。出自《三国演义》第二七回。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官场。谓不受赏赐,辞去官职。 复制出处:《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曹操]因谓张辽曰:‘
详细解释
事情极诡秘,神鬼也难测度。形容谁也推测不出。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等。测:推测。事情极诡秘,神鬼也难测度。形容谁也推测
详细解释
指着谷仓里的粮食,表示要捐赠给他人。形容慷慨资助朋友。亦作“指囷相助”。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囷:圆形的谷仓。
详细解释
牙齿互相摩擦。形容愤恨到了极点。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一般作谓语,用于坏人。牙齿互相摩擦。形容愤恨到了极点。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彼此
详细解释
老虎进入羊群。形容强者在肆意欺凌弱者。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一般作宾语,含贬义,比喻强者在肆意欺凌弱者。老虎进入羊群。形容强者在肆意欺凌弱者。 复
详细解释
割掉胡须,丢掉外袍。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割掉胡须,丢掉外袍。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
详细解释
指凭借势力各自称霸一个地方。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3回。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地方势力等。各:各自;霸:强横占据。指凭借势力各自称霸一个地方。 复
详细解释
挂幡招回死者的灵魂(迷信)。比喻想使已经被清除的的坏人再恢复活动。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1回。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挂幡招回死者的灵魂(迷信)。
详细解释
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同“柔能制刚”。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同“柔能制刚
详细解释
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一般作谓语、宾语、分句,指办事方法巧妙。先按通常的礼节
详细解释
犹言芒刺在背。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回。一般作宾语、定语,指不安。犹言芒刺在背。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回:“不意[曹操]专国弄权,擅
详细解释
隐居不出头露面。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2回。一般作谓语、宾语,指隐居。潜:深藏;首:头。隐居不出头露面。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2回:“汝既
详细解释
仰头挺胸地走进来。形容态度傲慢。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一般作谓语,指人的傲慢态度。仰头挺胸地走进来。形容态度傲慢。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详细解释
指无理强辩;想说成有理的。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指无理强辩;想说成有理的。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
详细解释
鸟儿选择合适的树木做巢。比喻选择贤君明主,为其效命。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4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鸟儿选择合适的树木做巢。比喻选择贤君明主,为其效
详细解释
不平凡的谋略。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4回。一般作宾语,用于夸奖等。不世:不是每代都有的;略:谋略。不平凡的谋略。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4回:“
详细解释
原指封在锦囊中的神机妙策;现比喻能及时解决危急或疑难问题的好办法。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4回。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俏皮、讥讽语句中。锦:有彩
详细解释
蔑视他人之词。谓鄙陋卑微之徒。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一般作主语、宾语,用于口语。蔑视他人之词。谓鄙陋卑微之徒。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
详细解释
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3回。一般作宾语、定语,指社会时局。涂: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 复
详细解释
瞪大眼睛,咬紧牙关。形容愤恨之极。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5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愤恨之极。瞪大眼睛,咬紧牙关。形容愤恨之极。 复制出处:明・罗贯
详细解释
犹豫不决。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一般作谓语、定语,指犹豫不决。犹豫不决。 复制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操欲立后嗣,踌躇不定。”用法:作谓语、定语;
详细解释
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6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极端仇视或痛恨。切齿:咬紧牙关,表示痛恨。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 复制出处:明・罗贯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