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的成语

共 357 个成语

晋书的成语有【矜能负才】【闭口捕舌】【磐石之固】【鉴机识变】【寄颜无所】【博古通今】【南郭先生】【竖子成名】【尽锐出战】【言行不贰】【嘉谋善政】【自相残杀】【顺天应时】【仁义君子】【洗心革志】【首唱义举】【进退路穷】【握拳透爪】【把酒持螯】【光复旧京】【饥附饱扬】【深谋远猷】【莼鲈之思】【用逸待劳】【拨乱济时】【情之所钟】【谦虚谨慎】【织锦回文】【细不容发】【负险不宾】【扫地无遗】【应天顺时】【摧锋陷阵】【一家之辞】【行不苟容】【行不履危】【矢志不渝】【精兵猛将】【端本正源】【直言不讳】等。
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

晋书相关成语

矜能负才

jīn néng fù cái

自以为才华横溢,能力超群。出自《晋书・唐彬传》。一般作谓语、定语,指人自以为是。矜:自夸。自以为才华横溢,能力超群。 复制出处:《晋书・唐彬传》:“邓艾忌克诡狭

详细解释

闭口捕舌

bì kǒu bǔ shé

犹言瓮中捉鳖。比喻敌方已被控制,无法逃脱。出自《晋书・张玄靓传》。一般作宾语、定语,指已经控制局面。犹言瓮中捉鳖。比喻敌方已被控制,无法逃脱。 复制出处:《晋

详细解释

磐石之固

pán shí zhī gù

比喻坚固不可动摇。出自《晋书・陆机传》。一般作宾语,指十分坚固。比喻坚固不可动摇。 复制出处:《晋书・陆机传》:“裁其亲疏之宜,使万国相难,以成盘石之固。”用

详细解释

鉴机识变

jiàn jī shí biàn

察看时机,了解动向。出自《晋书・皇甫真载记》。一般作谓语、宾语,指随时掌握动向。察看时机,了解动向。 复制出处:《晋书・皇甫真载记》:“燕朝无纲纪,实可图之,鉴

详细解释

寄颜无所

jì yán wú suǒ

脸面没有地方放。犹言无地自容。出自《晋书・蔡谟传》。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脸面没有地方放。犹言无地自容。 复制出处:《晋书・蔡谟传》:“[蔡谟]迁侍中

详细解释

博古通今

bó gǔ tōng jīn

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出自《晋书・石崇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复

详细解释

南郭先生

nán guō xiān shēng

比喻无才而占据其位的人。出自《晋书・刘寔传》。一般作主语、宾语,指滥竽充数的人。比喻无才而占据其位的人。 复制出处:《晋书・刘寔传》:“推贤之风不立,滥举

详细解释

竖子成名

shù zǐ chéng míng

指无能者侥幸得以成名。出自《晋书・阮籍传》。一般作谓语,含贬义。指无能者侥幸得以成名。 复制出处:《晋书・阮籍传》:“(阮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

详细解释

尽锐出战

jìn ruì chū zhàn

把所有的精锐部队派出作战。比喻派出了主力,用上了杀手锏。出自《晋书・苻生载记》。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等。把所有的精锐部队派出作战。比喻派出了主力,用

详细解释

言行不贰

yán xíng bù èr

犹言言行一致。出自《晋书・孝友传・许孜》。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犹言言行一致。 复制出处:《晋书・孝友传・许孜》:“至性孝友,立节清峻,与物恭让,言行不贰

详细解释

嘉谋善政

jiā mǒu shàn zhèng

好的计策和政绩。出自《晋书・诸葛恢传》:及其入处国钧,未有嘉谋善政;出总戎律,唯闻蹙国丧师。嘉、善:好。好的计策和政绩。 复制出处:《晋书・诸葛恢传》:及其入处国钧,未有嘉谋善政;出

详细解释

自相残杀

zì xiāng cán shā

自己人互相杀害。出自《晋书・石季龙载记下》。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自己人互相杀害。残:伤害。 复制出处:《晋书・石季龙载记下》:“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

详细解释

顺天应时

shùn tiān yìng shí

指上要遵从天命,下要适应时机。出自《晋书・羊祜传》。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顺:顺从。应:适应。时:时机。指上要遵从天命,下要适应时机。 复制出处:

详细解释

仁义君子

rén yì jūn zǐ

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出自《晋书・刑法志》。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 复制出处:

详细解释

洗心革志

xǐ xīn gé zhì

洗去邪恶的想法,改变旧有的心思和意向。出自《晋书・潘岳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革:改变。洗去邪恶的想法,改变旧有的心思和意向。 复制出处:《晋书・潘岳传

详细解释

首唱义举

shǒu chàng yì jǔ

首先发动正义的行动。出自《晋书・刘弘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唱:通“倡”,带头;义举:正义的举动。首先发动正义的行动。 复制出处:《晋书・刘弘传》:

详细解释

进退路穷

jìn tuì lù qióng

犹言进退无路。出自《晋书・苻坚载记》。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处境。犹言进退无路。 复制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丕进退路穷,乃谋于群僚。”用法:作谓语、定

详细解释

握拳透爪

wò quán tòu zhǎo

紧握拳头,指甲穿过掌心。形容愤慨到极点。出自《晋书・卞壶传》。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爪:指甲。紧握拳头,指甲穿过掌心。形容愤慨到极点。 复制出处:《晋书・卞

详细解释

把酒持螯

bǎ jiǔ chí áo

手持蟹螯饮酒。古人视为人生一大乐事。出自语出《晋书・毕卓传》。一般作宾语、定语,指饮酒作乐。手持蟹螯饮酒。古人视为人生一大乐事。 复制出处:语出《晋书・毕卓传》:

详细解释

光复旧京

guāng fù jiù jīng

收得失去的国土或恢复原有的典章制度或事业。出自《晋书・桓温传》。一般作谓语,指收复故土或恢复旧时典章。光复:恢复;旧京:故都。收得失去的国土或恢复原有的典章制

详细解释

饥附饱扬

jī fù bǎo yáng

指不得志时即来依附,得志时便远走高飞。比喻人贪婪自私,没有情义。出自唐・房玄龄《晋书・慕容垂载记》。一般作谓语、定语,指人很势利。附:依附,归附;扬:飞扬。

详细解释

深谋远猷

shēn móu yuǎn yóu

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出自《晋书・元帝纪》。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谋:计划;猷:谋略。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复制出处:《晋书・元

详细解释

莼鲈之思

chún lú zhī sī

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出自《晋书・张翰传》。一般作宾语,指思念故乡。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复制出处:《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详细解释

用逸待劳

yòng yì dài láo

以逸待劳。谓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军奔走疲惫之后,乘机出击以取胜。出自《晋书・庾翼传》。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用于处事等。以逸待劳。谓作战时采取守势,

详细解释

拨乱济时

bō luàn jì shí

平定乱世,救济时势。同“拨乱济危”。出自《晋书・武帝纪》。一般作谓语、定语,指人力挽狂澜。平定乱世,救济时势。同“拨乱济危”。 复制出处:《晋书・武帝纪》:“太祖

详细解释

情之所钟

qíng zhī suǒ zhōng

指痴情所向,十分专注。出自《晋书・王衍传》。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钟:汇聚,专注。指痴情所向,十分专注。 复制出处:《晋书・王衍传》:“圣人忘情

详细解释

谦虚谨慎

qiān xū jǐn shèn

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出自《晋书・张宾载记》。一般作谓语,含褒义。谦虚:虚心;不自满;谨慎:慎重小心。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复制出处:《晋书・张宾

详细解释

织锦回文

zhī jǐn huí wén

绣在锦缎上的回文诗。指情诗或书信。出自《晋书・列女传》。一般作宾语、定语,指情诗。织锦:以五色丝纺织。绣在锦缎上的回文诗。指情诗或书信。 复制出处:《晋书・列女

详细解释

细不容发

xǐ bù róng fà

比喻十分细小。出自《晋书・卫瓘传》。一般作定语,用于书面语。容:容受;发:头发。比喻十分细小。 复制出处:《晋书・卫瓘传》:“焕若星陈,郁若云布。其大径寻,细不容

详细解释

负险不宾

fù xiǎn bù bīn

犹言负固不服。出自《晋书・陶璜传》。一般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犹言负固不服。 复制出处:《晋书・陶璜传》:“夷帅范熊世为逋寇,自称为王,数攻百姓;且连接扶南,种

详细解释

扫地无遗

sǎo dì wú yí

见“扫地无余”。出自《晋书・惠帝纪》。一般作谓语、定语,指清扫干净。见“扫地无余”。 复制出处:《晋书・惠帝纪》:“魏晋已来之积扫地无遗矣。”用法:作谓语、定语;指

详细解释

应天顺时

yìng tiān shùn shí

应天命顺时势。用来颂扬新建立的封建朝代。出自《晋书・元帝纪》。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统治阶级。应:适应。应天命顺时势。用来颂扬新建立的封建朝代。 复制出处

详细解释

摧锋陷阵

cuī fēng xiàn zhèn

摧毁敌军的阵地并深入。出自《晋书・谢安传》。一般作谓语,指破敌深入。摧毁敌军的阵地并深入。 复制出处:《晋书・谢安传》:“广武将军恒宝为前锋,摧锋陷阵,杀贼甚

详细解释

一家之辞

yī jiā zhī cí

同“一家之言”。出自《晋书・裴頠传》。一般作宾语,指有独特见解。同“一家之言”。 复制出处:《晋书・裴頠传》:“观《老子》之书,虽博有所经,而云‘有生于无’,以虚

详细解释

行不苟容

xíng bù gǒu róng

做事有主见,不附和别人。出自《晋书・刘毅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做事有主见,不附和别人。 复制出处:《晋书・刘毅传》:“毅方正亮直,介然不群,言不苟合

详细解释

行不履危

xíng bù lǚ wēi

不走有危险的地方。出自《晋书・石季龙载记上》。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不走有危险的地方。 复制出处:《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万乘之主行

详细解释

矢志不渝

shǐ zhì bù yú

表示永远不变心。出自《晋书・谢安传》。一般作谓语、状语,含褒义。表示永远不变心。 复制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详细解释

精兵猛将

jīng bīng měng jiàng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出自《晋书・郗鉴传》。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战斗力很强。精:精锐;猛:勇猛。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

详细解释

端本正源

duān běn zhèng yuán

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出自《晋书・殷仲堪传》。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从根本上治理。端:端正,清理。本:根本。源:根源。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复

详细解释

直言不讳

zhí yán bù huì

直率地讲话;毫不隐讳(讳:忌讳;隐讳)。出自《晋书・刘波传》。一般作主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直率地讲话;毫不隐讳(讳:忌讳;隐讳)。 复制出处:《晋书・刘波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