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安好心。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一般作谓语、定语,指动机不纯。怀:包藏。没安好心。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武松听了这话,自
详细解释
询问人家姓名时的客气用语。同“高名大姓”。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五回。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客气用语。询问人家姓名时的客气用语。同“高名大姓”。 复
详细解释
同“魂飞魄散”。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四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同“魂飞魄散”。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四回:“[段恺]使
详细解释
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一回。一般作宾语、状语、定语,指国力衰竭。人民穷困,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
详细解释
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一般作谓语、定语,比喻说话或做事没有分寸。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
详细解释
皮肉都裂开了。形容被打伤势严重。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7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严刑拷打。绽:裂开。皮肉都裂开了。形容被打伤势严重。 复制出处:明・施耐
详细解释
捆起手来等死。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一般作谓语、定语,指等死。束:捆绑。捆起手来等死。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薛霸便提起水火棍来,望
详细解释
事情要抓紧时机快做;不宜拖延。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一般作谓语,含褒义。事情要抓紧时机快做;不宜拖延。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杨春道:‘好计!
详细解释
扶持、救济生活困苦、处境危急的人。比喻尽力救助别人的危难。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一般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扶:帮助;支持;济:拯救。扶持、救济生活困苦、处
详细解释
形容机灵干练。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8回。一般作谓语、定语,指人机灵。形容机灵干练。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8回:“这几个都是惯做公的,四清六活的
详细解释
指自己走上毁灭的道路。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7回。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自取灭亡。指自己走上毁灭的道路。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7回:“话说杨
详细解释
比喻跟祸事最接近的人首先遭殃。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9回。一般作宾语、定语,比喻跟祸事接近的人首先遭殃。比喻跟祸事最接近的人首先遭殃。 复制出处:明・
详细解释
比喻雄辩的口才。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3回。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比喻雄辩的口才。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3回:“不得贤弟自来力救,便有
详细解释
指已经没有什么势力与本事了。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处境。指已经没有什么势力与本事了。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宋
详细解释
欢呼声像雷声一样响。形容热烈欢乐的气氛。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一般作谓语,形容极其欢乐的气氛。欢呼声像雷声一样响。形容热烈欢乐的气氛。 复制出
详细解释
指孤苦无依靠。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一般作谓语、定语,指单一。指孤苦无依靠。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宋江怕他不死,再复一刀,那颗
详细解释
擒住老虎捉拿蛟龙。比喻降伏强敌,本领高强。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的本事。擒住老虎捉拿蛟龙。比喻降伏强敌,本领高强。 复制
详细解释
逃脱灾害侵袭,避免罹难之祸。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5回。一般作谓语、宾语,指逃避灾难。避:躲开。逃脱灾害侵袭,避免罹难之祸。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
详细解释
指亲朋好友之间交往频繁。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5回。一般作谓语、定语,指交往。指亲朋好友之间交往频繁。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5回:“见这李虞侯、张干
详细解释
古代传说昆仑山有八根柱子支撑着天。比喻担负重任的人。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4回。一般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古代传说昆仑山有八根柱子支撑着天。比喻担负重任的人。 复制出
详细解释
啧啧连声地表示羡慕。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啧啧:咂嘴声,表示赞叹。啧啧连声地表示羡慕。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
详细解释
犹言从长计议。出自《水浒传》第六八回。一般作谓语,用于不急于作出决定。犹言从长计议。 复制出处:《水浒传》第六八回:“[苏定]也道:‘梁山泊吴用那厮,诡计
详细解释
没有心情去留恋战事。指不想做某事。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没有心情去留恋战事。指不想做某事。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
详细解释
借指权贵人家的子弟。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2回。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权贵的子弟。借指权贵人家的子弟。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2回:“我家
详细解释
效劳的谦词。意思是效犬马之劳。出自《水浒传》第八二回。一般作谓语,用于谦词。效劳的谦词。意思是效犬马之劳。 复制出处:《水浒传》第八二回:“臣旧岁统率大军前
详细解释
见“咬定牙关”。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六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见“咬定牙关”。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六回:“李逵浑身脱剥,咬定
详细解释
指客人应当让主人。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2回。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主客关系。强:强势。指客人应当让主人。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2回:“自古强宾不压
详细解释
指永生永世、世世代代。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1回。一般作宾语、状语,指永生永世。世:人的一生。指永生永世、世世代代。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1
详细解释
少一样也不行。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十分必需。少一样也不行。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回:“林冲道:‘只今番克
详细解释
有泪只能在暗中流,形容受到委曲而悲伤的情形。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9回。一般作谓语、宾语,指暗中哭泣。有泪只能在暗中流,形容受到委曲而悲伤的情形。 复制
详细解释
比喻事情很容易办到。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1回。一般作谓语、分句,含褒义。比喻事情很容易办到。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1回:“小生凭三寸不烂之舌
详细解释
物体的表面颜色不纯净,颜色杂乱或凹凸不平。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3回。一般作定语、状语,用于物体的表面或颜色。物体的表面颜色不纯净,颜色杂乱或凹凸不平
详细解释
见“徇私舞弊”。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三回。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做违法乱纪的事。见“徇私舞弊”。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三回:“谁
详细解释
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5回。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说话等。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5回:“
详细解释
指雪花。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回。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雪花。指雪花。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回:“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
详细解释
内外勾结,串通一气。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内外勾结,串通一气。内外勾结,串通一气。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
详细解释
满山遍野,形容众多而密集。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8回。一般作定语、状语,形容众多而密集。满山遍野,形容众多而密集。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8回
详细解释
前后的人肩背紧挨着。形容人多拥挤。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3回。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群拥挤的场面。前后的人肩背紧挨着。形容人多拥挤。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
详细解释
亦作“执鞭随镫”。谓服侍别人乘骑,多表示倾心追随。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七回 。一般作谓语、定语,表示倾心追随。亦作“执鞭随镫”。谓服侍别人乘骑,多表
详细解释
比喻英勇善战、行动迅捷的军队。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5回。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军事等。比喻英勇善战、行动迅捷的军队。 复制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