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的成语

共 289 个成语

礼记的成语有【郑卫之音】【举国若狂】【士可杀不可辱】【嗟来之食】【年已及艾】【清明在躬】【不苟言笑】【一元大武】【不成器】【教学相长】【金石丝竹】【啜菽饮水】【徙善远罪】【反躬自问】【辞有枝叶】【文治武力】【终身不齿】【穷原竟委】【明齐日月】【小廉大法】【气贯虹霓】【言扬行举】【负手之歌】【乐事劝功】【夜不闭户】【四郊多垒】【瑜不揜瑕】【寝苫枕干】【至敬无文】【无私之光】【难以为继】【细枝末节】【夙夜不解】【先河后海】【良弓无改】【顺非而泽】【析言破律】【离群索处】【蓬门筚户】【扞格不入】等。
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

礼记相关成语

郑卫之音

zhèng wèi zhī yīn

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出自《礼记・乐记》。一般作宾语,指淫乐。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复制出处:《礼记・乐

详细解释

举国若狂

jǔ guó ruò kuáng

指全国上下群情振奋;纵情欢乐不能自已;都像疯狂了似的。出自西汉・戴圣《礼记・杂记下》。一般作谓语,表示极高兴。举:全;狂:疯狂。指全国上下群情振奋;纵情欢

详细解释

士可杀不可辱

shì kě shā bù kě rǔ

指士子宁可死,也不愿受污辱。出自语出《礼记・儒行》。一般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指士子宁可死,也不愿受污辱。 复制出处:语出《礼记・儒行》:“儒有可

详细解释

嗟来之食

jiē lái zhī shí

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出自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嗟:不礼貌的招呼声。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复制出处:

详细解释

年已及艾

nián yǐ jí ài

老年头发花白如艾。指已到老年。出自《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代指五十岁。老年头发花白如艾。指已到老年。 复制出处:《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例子: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三

详细解释

清明在躬

qīng míng zài gōng

形容人的心地光明正大,头脑清晰明辨。出自《礼记・孔子闲居》:清明在躬,气志如神。嗜欲将至,有开必先。清明:指人的神志很清醒;躬:指自身。形容人的心地光明正大,头脑清晰明辨。 复制出处

详细解释

不苟言笑

bù gǒu yán xiào

不随便说笑。指态度庄重、严肃。出自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一般作谓语、定语,形容表情庄重、严肃。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指态度庄重、严肃。 复制出处

详细解释

一元大武

yī yuán dà wǔ

指古时祭祀用的牛。出自《礼记・曲礼下》。一般作宾语,指祭祀用的牛。指古时祭祀用的牛。 复制出处:《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用法:作宾语;指

详细解释

不成器

bù chéng qì

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出自西汉・戴圣《礼记・学记》。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没有用处。器:指人的度量

详细解释

教学相长

jiào xué xiāng zhǎng

教和学互相促进。出自西汉・戴圣《礼记・学记》。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表示教与学相互促进。教学:教和学;长:促进;增加。教和学互相促进。 复制出处:西汉

详细解释

金石丝竹

jīn shí sī zhú

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出自西汉・戴圣《礼记・乐记》。一般作宾语,泛指各种乐器。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

详细解释

啜菽饮水

chuò shū yǐn shuǐ

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出自西汉・刘安《礼记・檀弓下》。一般作谓语,形容生活很艰苦。啜:吃;菽:豆类。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复

详细解释

徙善远罪

xǐ shàn yuǎn zuì

趋向善良,远离罪恶。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经解》。一般作谓语,指劝人为善。趋向善良,远离罪恶。 复制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

详细解释

反躬自问

fǎn gōng zì wèn

反回身来问问自己。指作自我检查。出自西汉・戴圣《礼记・乐记》。一般作谓语,含褒义,用于人严于律己。反:反转;躬:身体;自身。反回身来问问自己。指作自我检查。

详细解释

辞有枝叶

cí yǒu zhī yè

枝叶:比喻琐细的言辞,形容言辞虚美琐细。出自西汉・戴圣《礼记・表记》。孔颖达疏:“但言辞虚美,如树干之外而更有枝叶也。”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说话或作文等。枝叶:

详细解释

文治武力

wén zhì wǔ lì

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祭法》。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 复制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祭法》:

详细解释

终身不齿

zhōng shēn bù chǐ

一辈子不录用。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王制》。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齿:录用。一辈子不录用。 复制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屏之远方,终身不齿。

详细解释

穷原竟委

qióng yuán jìng wěi

比喻深入探求事物的始末。出自西汉・戴圣《礼记・学记》。一般作谓语、定语,指彻底搞清楚事情的始末。比喻深入探求事物的始末。 复制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学记》

详细解释

明齐日月

míng qí rì yuè

光辉灿烂可以与日月相比拟。旧时多用于称颂圣贤、帝王。出自《礼记・经解》: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光辉灿烂可以与日月相比拟。旧时多用于称颂

详细解释

小廉大法

xiǎo lián dà fǎ

旧时指大臣尽忠,小臣尽职。出自《礼记・礼运》。一般作宾语,指各尽其责。旧时指大臣尽忠,小臣尽职。 复制出处:《礼记・礼运》:“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

详细解释

气贯虹霓

qì guàn hóng ní

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出自《礼记・聘义》。宋・史浩《剑舞》:炭炽红炉,光喷星日;硎新雪刃,气贯虹霓。贯:贯穿。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形容

详细解释

言扬行举

yán yáng xíng jǔ

根据德行和名声来选择人才。出自西汉・戴圣《礼记・文王世子》。一般作谓语、定语,指根据德行和名声来选择人才。根据德行和名声来选择人才。 复制出处:西汉・戴圣《礼记

详细解释

负手之歌

fù shǒu zhī gē

喻指临终前的咏歌。出自《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於门,歌曰: ‘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

详细解释

乐事劝功

lè shì quàn gōng

谓乐于从事所业,努力获得成效。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王制》。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谓乐于从事所业,努力获得成效。 复制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王制》:“

详细解释

夜不闭户

yè bù bì hù

夜里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秩序、风气很好。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礼运》。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夜里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秩序、风气很好。 复制出

详细解释

四郊多垒

sì jiāo duō lěi

四郊营垒很多。本指频繁地受到敌军侵扰。形容外敌侵迫,国家多难。出自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一般作定语,指敌军四面逼近,形势危急。四郊营垒很多。本指频繁地

详细解释

瑜不揜瑕

yú bù yǎn xiá

见“瑜不掩瑕”。出自《礼记・聘礼》作“瑜不揜瑕”。郑玄注。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见“瑜不掩瑕”。 复制出处:《礼记・聘礼》作“瑜不揜瑕”。郑玄注:“瑕,玉

详细解释

寝苫枕干

qǐn shān zhěn gàn

谓古时父母被人所杀,子女卧草枕盾,表示时刻不忘报仇。出自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谓古时父母被人所杀,子女卧草枕盾,表示时

详细解释

至敬无文

zhì jìng wú é

最高的敬意是不用文饰的。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礼器》。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至敬:极高的敬意;文:文饰,虚伪无用的举动。最高的敬意是不用文饰的。 复制出处

详细解释

无私之光

wú sī zhī guāng

”后以“无私之光”喻帝王的德泽。出自西汉・戴圣《礼记・孔子闲居》。一般作宾语,用于比喻句。语本《礼记孔子闲居》:“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后以“无私之

详细解释

难以为继

nán yǐ wéi jì

难于继续下去。出自《礼记・檀弓上》。一般作谓语、分句,指难以继续下去。难于继续下去。 复制出处:《礼记・檀弓上》:“孔子曰:‘哀则哀矣,而难为继也。’”用法:

详细解释

细枝末节

xì zhī mò jié

植物最细小的枝节。比喻事物无关紧要的方面或细小的环节。出自西汉・戴圣《礼记・乐记》。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细、末:微小。植物最细小的枝节。比喻事物无

详细解释

夙夜不解

sù yè bù xiè

见“夙夜匪懈”。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祭统》。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见“夙夜匪懈”。 复制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祭统》:“其勤公家,夙夜不解。”用法:作谓

详细解释

先河后海

xiān hé hòu hǎi

谓分清源流。出自《礼记・学记》。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谓分清源流。 复制出处:《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详细解释

良弓无改

liáng gōng wú gǎi

指继承父祖的优良传统和事业。出自语出《礼记・学记》。一般作宾语、定语,用于好事物。指继承父祖的优良传统和事业。 复制出处:语出《礼记・学记》:“良弓无改,必学

详细解释

顺非而泽

shùn fēi ér zé

顺从错误言行且加以润饰。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王制》。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顺从错误言行且加以润饰。 复制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学非而博,顺非而

详细解释

析言破律

xī yán pò lǜ

指巧说诡辨,曲解律令。出自《礼记・王制》。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指巧说诡辨,曲解律令。 复制出处:《礼记・王制》:“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

详细解释

离群索处

lí qún suǒ chǔ

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出自《礼记・檀弓上》: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索:孤单。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 复制出处:《礼记・檀弓上》: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例子:元王恽《和

详细解释

蓬门筚户

péng mén bì hù

形容穷苦人家所住的简陋的房屋。出自《礼记・儒行》。一般作宾语,形容穷苦人家所住的简陋的房屋。形容穷苦人家所住的简陋的房屋。 复制出处:《礼记・儒行》:“筚门圭窬,

详细解释

扞格不入

hàn gé bù rù

过于坚硬而难于深入。形容彼此意见完全不合。出自《礼记・学记》。郑玄注:“扞:坚不可入之貌。”一般作谓语、定语,指不投合。扞:绝;格:坚硬;扞格:相互抵触,格格不入

详细解释